我国去年实行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成为稳住宏观经济大盘的关键性举措。今年,针对全行业的留抵退税政策,13个特定行业纳税人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仍然有效,持续缓解企业资金压力。重庆市税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重庆663户次企业受益,累计到账退税款71.1亿元。
其中,13个特定行业是指“制造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以上行业纳税人今年依然可以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并且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
电路焊接、产品组装、功能检测、精度测试……走进重庆通用技术集团国测时栅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测时栅”)的厂房里,工人们正在紧锣密鼓生产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
国测时栅是一家研发原创纳米时栅位移传感器的科技型制造企业,配有纳米时栅研究专用超精密实验室、十万级无尘车间和高精度仪器设备,拥有专利56项。
“技术成果转化需要投入资金,作为制造业企业,我们可按月申请全额退还增值税增量留抵税额。”彭凯介绍,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申请到账了500多万元留抵退税款,支持公司顺利实现新产品上线。
铜梁税务人员走访重庆友盟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宣传讲解留抵退税等税费支持政策。刘星鑫 摄
“制造业作为实体经济的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从留抵退税落实情况看,制造业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1—6月,重庆制造业累计退税近25.3亿元,占全市留抵退税总额的35.6%。
作为一家生产铝合金、镁合金及配套产品的制造业小微企业,重庆友盟鑫金属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已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435万元。“退税款减轻了我们因扩建生产线、原材料价格上涨带来的资金压力。”该公司财务负责人朱先生表示,7月中旬公司新建的生产线已正式投产,预计下半年将实现产值2000万元,发展劲头更足。
一笔笔留抵退税资金,为企业设备更新、扩大规模、加快研发注入“活水”,企业转型升级更有信心。
在重庆天地药业的新产业园内,忠县税务人员走访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宣传辅导税收优惠政策。宋棚祥 摄
“上半年1600余万元留抵退税款到账后,我们不仅完成了7条生产线的升级改造,还招录了400名新员工。”重庆天地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财务负责人方先生介绍,现在7条生产线的产能是以前的3倍,年产药品可达600余吨,产能扩大,企业更有底气接订单了。
还需注意的是,针对一般企业的留抵退税政策,是按照2019年出台的39号公告,针对连续六个月有增量且第六个月增量留抵税额不低于50万元的,可按照60%的比例退还增量留抵税额。针对所有行业小微企业的按月全额退还增量留抵税额政策,去年底截止了,但小微企业一次性退还存量留抵税额政策依然有效。
为确保政策红利充分释放,重庆市税务局加强政策精准推送,实现“政策找人”“政策上门”,上半年已精准推送留抵退税等税收政策信息和操作指引1245万户次,累计开展线上线下政策培训237场,覆盖74万人次纳税人缴费人。同时,还利用电话、微信、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辖区内企业生产经营情况,梳理政策落实过程中的堵点、痛点、难点问题,帮助企业及时准确享受。
今年3月初,重庆长江黄金游轮有限公司计划提档升级游轮设施。但近几年该公司因收入有所下滑,流动资金压力增大。“税务人员了解情况后,辅导我们及时申请增值税留抵退税,并开通便捷退税绿色通道,退税当天就到账了。”该公司财务负责人廖女士介绍,今年上半年,公司享受增值税留抵退税70余万元,为公司游轮设施升级、航次增设提供了资金支持,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达1.5亿元,较2019年增长了10%。
重庆市税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跟踪问效,抓好系列税费优惠政策的解读、辅导和落实,提振市场发展信心,为重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赋能添力。(汪思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