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娓娓道来”的美丽

  我是骨科一病区的一名护士,工作10年余,每一天,我喜欢带着元气满满迈入单位;我喜欢面带微笑走近岗位;我喜欢在形式创新中护理患者、倾听患者、抚慰患者,当然我更喜欢在叙事的娓娓道来中见证美丽医院、参与美丽医院的建设。

  叙事护理是我们骨科一病区开展的一项护理创新项目,是把后现代心理学当中的叙事治疗的理念与方法与临床护理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护理心理模式和方法。是指护理人员通过对患者的故事倾听、吸收、帮助患者实现生活、疾病故事意义重构,并发现护理要点,继而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护理实践,从而使患者释放心里的负性情绪,配合治疗及康复。围绕这一项目的实施,我们科室成立了叙事护理5人小组,由组长负责制定学习及实施计划,每月汇报叙事护理开展成效,每人每月写一篇叙事护理文章,并在医院护理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展播。

  来自“薄荷香”的美丽

  25床病人因车祸导致全右胫腓骨骨折,手术很顺利,但患者的心情看上去并不好,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护理组长舒佳玉、责任护士小赖先是从专业的护理工作拉起,慢慢的引导患者一步步的说到自己,并由此引导患者敞开了话匣子。原来这位患者是名老中医,从医生到病人的跌落,让他一时难以接受,而且,由于每天躺在床上,他担心肠道消化不好,大小便不通畅,会有口气,因此,他不愿意开口说话。找到了心结,组长舒佳玉开始“对症下药”。“你可以试着口含无糖薄荷糖或者是将薄荷叶放水里喝,这样能减少口气味,也能让心情放松一些”。第二天,当我们再次走进病房时,一股清香的薄荷味扑面而来。喝着薄荷叶水,患者的眼里有了光,脸上有了笑,而且,也主动与我们打招呼了。

  来自生日温馨祝福的美丽

  前段时间,一位左胫骨骨折的伯伯新收入院,此时病房床位已满,我们只有将他临时安置在病区走廊的加床上。那时的他一直呆呆地看着对面的病房,眉头紧锁。在为他做入院宣教和评估签字时,护士小张不禁连连赞叹道,伯伯您的字写得真好看,是书法家吧。听到赞美,伯伯开心的笑了。而这一句发自内心的真诚赞美,也拉近了我们彼此的距离。在医护人员的精心治疗和他的积极配合中,伯伯病情逐渐好转,骨折部位的肿胀逐渐消退。可是本来应该高兴起来的事,伯伯却并没有表现出来。忙完手里的工作,小张和伯伯聊了起来,在交谈中得知,原来那一天是他的生日。他没有住院的时候都是一家人一起热热闹闹过生日的,而今年他却在医院里独自过生日,难免心里有些失落。两小时后,骨科一病区的病房响起了一阵阵祝福生日快乐的歌声,同事们捧着鲜花,端着蛋糕给伯伯送去祝福。

  来自广场舞大妈翩翩起舞的美丽

  刘阿姨因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来医院做全髋关节置换手术。最初刘阿姨还是能说能聊能笑的,后来,刘阿姨没有往日那么爱笑了。原来,阿姨从抖音刷到了一些全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小视频,那些人疼痛的场面,让刘阿姨对自己的康复担忧起来,她担心以后恢复不好,追不上自己的小孙子,也不能再跳她热爱的广场舞。听完刘阿姨的心里话,我一面安抚刘阿姨要相信科学相信医生,一面也请教了阿姨的主管医生,得知刘阿姨的手术很成功,我高兴的告诉她,手术创伤小,出血少,髋关节屈曲活动也不受影响,并为她详细的准备了术后的康复计划。在我们的不断努力和刘阿姨的积极配合下,刘阿姨康复的很快。出院后的几个月后,刘阿姨给我发来了视频,视频中,前面是她可爱的小孙子,广场上有翩翩起舞的广场舞队伍,对着镜头,刘阿姨摆动双臂和腰肢给我们来了一段简单的舞蹈,视频中,阿姨很美,笑得很灿烂。

  在临床中,每天我们都会面临不同层次的患者及他们的家属,他们有着不同的故事,有开心,有高兴,也有郁闷与愁结。通过叙事护理,我们走近患者、倾听患者;走近他们的心,开“心灵处方”,解患者“心结”。我们坚信,在娓娓道来的叙事里,有良药,有温暖,有光芒,更有诗和远方般的美丽。(张颖)

编辑:张聪聪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