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成启用重庆基层医疗机构全业务医保服务站、启用重庆基层医疗机构全业务诊间支付服务、成功创建重庆基层医疗机构AA级儿童保健标准化门诊……近日,沙坪坝区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充分运用新模式、新技术,切实改善群众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
今年以来,中心抢抓打造具备适应和引领现代化能力的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机遇,积极推进“红岩家庭医生”工作站和“红岩岐黄医者”服务站建设,全力构建具有红岩精神的“红岩医者”党建品牌,通过打造“党建链”,形成“服务链”,做强“业务链”,努力把党建优势转化为推动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全力打造“党建链”
“党建抓实就是生产力,抓强就是竞争力,抓细就是凝聚力。”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余进表示,要严格落实“两个首先必学”机制,坚持“第一议题”制度。除了强化理论武装,还在实干上下功夫。创新党建活动形式,将复评创建、赛马比拼、参观重庆市廉政教育基地等纳入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每月一个“心”主题的系列组织生活,促进支部党建力量统合、资源整合、体系融合,全面夯实党建基础。
主题党日活动。
深化开展“冠红岩之名、铸红岩之魂”实践活动,在工作岗位、服务窗口等设立红岩党员先锋岗、红岩示范岗、划分红岩党员责任区、成立红岩家庭医生工作站、红岩岐黄医者服务站、红岩志愿服务队等,弘扬红岩精神。
仅仅这些还不够。中心党支部还成立了 “星阅荟”读书分享会,倡导全体职工每天坚持阅读;开办“微党课”,每日一学,在短时间内学习最详细的知识要点;举办“廉政小课堂”,通过转发党纪党规、警示案例等形式,传递廉洁声音,筑牢中心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营造风清气正、崇廉尚俭的良好氛围;开展“星讲坛”,通过普及健康知识,在群众中掀起全民健康生活方式的高潮,让群众真正养成良好的健康生活习惯。安排业务骨干、家庭医生团队到医联体单位、兄弟单位学习改革经验,不断增强干部适应和引领现代化本领;围绕医疗质量、护理质量、消防安全、麻精药品管理、易燃易爆物品管理等环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发挥党员在中心工作的先锋模范作用,让党旗在志愿服务一线高高飘扬。
开展红岩知识竞赛。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今年以来,面对一系列基础性、深层次难题,中心以“啃硬骨头”的勇气和智慧,从制度入手,对党建制度、行政管理制度、财务制度、院感制度、公卫制度、药事管理制度等方面423项规章制度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修订;收集并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个;志愿者服务团队下社区开展宣传活动12次,服务群众500人次,发放宣传资料3000余份。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组织和党员就在身边。
创新形成“服务链”
为解决群众基层就医难点、痛点,中心多项服务创新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转变。
周一上午,在中心的缴费大厅,记者看到人虽多,却不见排队缴费的场景。“现在哪个还去排队哟,直接扫码就可以缴费了,很方便。”居民刘先生表示。
这都得益于中心开通的全业务“诊间支付”。“诊间支付”即患者挂号、缴费不用再去收费窗口排队,直接扫描处方单、治疗单、检验单上的二维码,就可缴纳各项费用,减少等待时间的同时避免了排队等待收费的繁琐,打通了就医“最后一厘米”。这也是重庆第一家开展全业务“诊间支付”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今年5月,中心建成了重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第一家全业务医保服务站。“以往像是个人账户关联、生育待遇申领、异地备案、医保政策的宣传和咨询解答及特病服务等业务,只能去医保局大厅办理,现在来中心的医保服务站就可以解决,不用再顶着烈日来回跑了。”余进介绍道。
中心领导深入临床一线开展调研。
中心以做好“红岩三进服务”为切入点,致力于推行“一件事”便民服务,实行高频事项网上办、线下事项一次办、特殊群众上门办,并持续深入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周末义诊、中医进社区、家庭病床服务等“惠民有感”项目,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
“必须以服务群众为指引,在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常态化开展好为居民健康服务,用我们服务的敬业指数、辛苦指数换取居民群众的安全指数、幸福指数。”余进说道。
着力做强“业务链”
签订重点工作目标责任书,是天星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党建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党员队伍建设、党员作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绩效考核、三基三严、基药及带量药品优先使用、安全生产、特色科室建设等方面为重点,中心将党建与业务相结合,有针对性地制定考核机制及重点,实现了将党建工作贯穿到中心业务发展的各领域和全过程。
此外,中心聚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建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1+1+3+10+N”工作机制,将中心与下属的1个站点、3个红岩家医工作站、10个家庭医生团队,以及N个社区网格及载体紧密结合起来,定期召开家医签约服务工作联席会,健全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推进落实机制。同时,在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过程中,创造性提出“药师进临床,药师进社区,药师进机关”,提高社区居民对安全用药的认识。
药师进社区活动。
医疗技术的进步是医院发展的引擎。中心在医联体专家指导下,完成了首例输尿管软镜下钬激光碎石术,填补了此前泌尿外科此项空白技术。更与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疼痛康复科共建“社区疼痛专科门诊”,提升技术的同时也让辖区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一直以来,中心结合二级医院标准的建设要求,坚持做到“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全力打造“名医、名科、名院”。
“我们要突破‘就党建谈党建、党建业务两张皮’的模式,以党建品牌为载体,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指数、幸福指数。”余进表示。(欧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