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世纪中叶,长江流域大足境内的一处幽僻山岭中,传出阵阵摩崖造像的斧凿声。
自初唐至明清,大足石刻开凿史绵延数百载,5万余尊造像、10万余字铭文相继破石而出。源于古印度的石窟艺术,越敦煌,过云冈,经龙门,融汇儒、释、道三教及民间世俗文化,在巴蜀大地奏出辉煌的绝响。
于山岭间伫立千年,历经岁月洗礼,大足石刻也曾黯淡、斑驳。而一代代工匠的接力传承、修复和保护,让这一中国石窟艺术史上的瑰宝历久弥新。
千年佛窟,艺术珍宝
1940年,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寻访大足石刻,拍下大量珍贵图像。7年后,他在一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系统介绍了此次考察成果。这是大足石刻首次吸引世界目光。
作为中国南方石窟寺最集中的区域,四川、重庆拥有自晚唐以来内容最丰富、国保单位最多的石窟寺遗存,而大足石刻正是其中耀眼的艺术珍宝。
“大足石刻开凿于初唐,历经晚唐、五代,在两宋时期到达鼎盛。”大足石刻研究院大足学研究中心主任米德昉说,特别是南宋中后期的宝顶山石刻,将大足石刻的艺术成就推向高潮。巴蜀石窟寺见证了石窟艺术随佛教传入中国后的本土化进程,是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石窟艺术瑰宝。
大足区委副书记罗晓春说,大足石刻蕴含丰富的“慈、善、孝、义、廉”等价值理念,充分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置身其中,能感受到文化的流淌、人性的光芒。
1999年大足石刻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岁月赋予了大足石刻独特的历史底蕴,却也带给它石质胎体风化、贴金层开裂等病害。守护千年佛国的历史重任交到新一代人手上。
科技赋能,石刻新生
88平方米的崖壁上,1007只手臂层浪叠涌般舒展开来,姿态万千。这背后还有一段文物修复保护的故事。
2007年,国家文物局团队到大足考察。彼时,这尊开凿于南宋、安坐崖壁800多年的千手观音在长年累月的风侵水蚀下已“病害缠身”。就在专家们转身那一刻,“啪”地一声,千手观音的一个手指头掉了下来。观音手指的偶然掉落,让文物工作者凝望造像的眼睛泛起泪光,也开启了历时8年的抢救性修复。
2008年,千手观音石刻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被列为国家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但如此大规模的石质文物修复,没有国内外经验可借鉴。为此,我们汇聚了近百名专家和技术人员,仅修复工程前期研究就花费了3年时间。”大足石刻研究院保护工程中心主任陈卉丽说。
“造像金箔加固需要稳定耐用的黏合剂,就像给文物‘打针’,而‘药剂’的选择很重要。”陈卉丽介绍,最初采用的北方牛胶材料不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经过对10多种材料的反复试验和比较,团队最终选定了西南地区传统的大漆材料。
为观音的每只手建立健康档案;组织微环境监测、微生物病害处理等多学科技术力量联合攻坚;首次在大型不可移动石质文物修复中应用X光探伤、红外热像探测等现代科技……
8年里,110多位研究人员、工程师、工匠,共在崖壁上粘上1900多斤矿物质粉、150万张金箔,让千手观音辉煌重现。
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开创了中国大型贴金彩绘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在从事20多年文物保护工作的陈卉丽心中,这是“大足的骄傲、重庆的骄傲、中国的骄傲”。
同时,历史上血脉相连的重庆大足石刻和四川资阳市的安岳石窟,正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背景下心手相牵。2021年以来,大足区与资阳市安岳县签订共建文物保护利用合作机制,就共建石窟寺安全管理、石窟学术研究、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等方面开展合作。
活化利用,匠心传承
从修复保护到传承发展,大足石刻在活化利用中“飞入寻常百姓家”。
大足石刻文创园内,清脆的凿石声此起彼伏,工匠们正屏息凝神,对着初具雏形的石刻造像精心雕琢。神情肃穆的观音、栩栩如生的石象、姿态生动的弥勒……精美石刻艺术品令人目不暇接。
在一尊大型观音造像前,复刻师高万里手持刻刀,雕刻过程中不时停下来思索。为了准确把握观音的神态,在管理方许可下,他经常去洞窟里进行现场临摹,有时候一待就是一整晚。
高万里告诉记者,自己从小学习绘画雕塑,一次考察来到安岳石窟后深感震撼,“那感觉就像真正看到了佛的眼睛”。如今,高万里专门从事石刻造像复刻已有10余年,成为国家级非遗项目“安岳石刻”的县级代表性传承人。
“千百年来,大足这片土地上孕育了无数优秀匠人,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石雕技艺,而今年轻一代已成为传承石刻技艺的主力军。”大足石刻文创园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唐陈介绍,目前园区与四川美术学院就“大足石雕技艺传承与发展”等项目进行合作,已培育出十余名新锐雕刻艺术家。
大足石刻文创园正探索以大足石刻为中心的文化遗产活化与二次创新,让石雕产业激发当地经济发展新动能。2022年,文创园推动富瑞雕塑、莲山艺术基地等3个项目建成投产,市场主体达到102户,规上企业工业总产值达到4.1亿元。
未来重庆大足和四川资阳将共建文旅基础设施网络、共塑区域文化旅游精品,唱响“资足常乐”文旅品牌,共促“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千年石窟的文化传奇仍在继续。
总策划:赵丹平、顾钱江
策划:卫铁民
监制:闵捷
记者:周思宇、刘恩黎、张海磊
视频:沙青 张海舟 杨进
编辑:刘畅
新华社对外部
新华社重庆分社
新华社四川分社
联合制作
中国故事工作坊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