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一个青年相声演员在重庆的“二次创业”
2023年05月05日 09:53 来源: 融媒体中心

  山城五月,芳菲正浓,熏风和煦。夜晚八点半,逗乐坊坊主宋好结束四川外国语大学选修课程的授课,赶去沙坪坝区文化馆巴渝书场,为今晚演出的最后一个节目《名著与方言》做准备。

  2011年,辽宁小伙宋好成立了重庆首个青年相声团体——逗乐坊。一个舞台、一张桌子、两位演员、标志性长衫……逗乐坊开始了让北方相声与重庆方言的融合之路。从演出只有一个观众到场场爆满,从贴钱表演到拥有两个常驻剧场,凭借着对相声的热爱,他们扎根重庆默默耕耘,把重庆火锅等充满地域特色的元素融进了相声中,推出的创新作品在全国频频获奖。

  2023年,重庆逗乐坊相声团队与沙坪坝区文化馆联合打造“青春喜乐汇”,每晚7点30分在三峡广场沙坪坝区文化馆5楼巴渝书场开演。在青年相声演员、“逗乐坊”坊主宋好看来,从“周周演”到“天天演”,对团队而言,无疑是继组建之后的“二次创业”。“‘天天演’对演出阵容、节目质量、艺术形式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宋好说,值得高兴的是,“12岁”的逗乐坊在重庆算是开花结果了。未来我们将致力于让相声更“重庆”化,为观众们推出一道道“文化美食”,让大家吃出重庆味儿、品出相声美。

图为宋好(左)与王海波表演相声《名著与方言》。(杨灵钦 摄)

  逐梦山城,组建“逗乐坊”

  2004年,怀揣“相声梦”的宋好来到山城重庆,结交了一批志同道合的青年相声演员。怎样在巴渝大地上实现相声梦想?首先是精进本领。宋好结识了重庆市曲艺团国家一级演员、重庆相声名家仇小豹,向他深入请教相声创作和表演。2006年12月中旬,在重庆市首届曲艺大赛上,初出茅庐的宋好和搭档任鹏一举获得创作、表演“双料”二等奖。2007年1月,宋好正式拜仇小豹为师,在重庆曲艺界扎下了根。

  此时重庆相声小剧场领域仍一片空白。2011年,宋好发起组建了重庆市首个青年相声团队:相声是逗乐的,我们是制造笑声的作坊,最后定了“逗乐坊”。由此开启了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创业。

  2012年2月,经历接洽场地、排练节目后,“逗乐坊”正式面向重庆市民、面向社会大众开始演出。“第一场到第三场,都是爆满,第四场开始就没有了。为什么?前三场都是大家亲朋好友来‘扎起’,第四场开始真正考验市场、观众的号召力。”10个人、8个人、5个人......有一晚只卖出去了一张票,大家还是攒起劲儿上台表演。宋好回忆说,在“逗乐坊”创业之初最艰难的大半年内,演员们凭借着对相声的执着,即使掏钱“倒贴”也要坚持演出。观众的笑声是支撑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念。

  “逗乐坊”=传统艺术+时尚内容+“麻辣味道”

  重庆市民对相声的了解大多局限于电视节目,走进剧场看演出大多是“大姑娘上花桥——头一回”。愿意来看演出的,要么是少数北方的朋友,要么是更少数的重庆本地相声“老炮儿”。据《重庆文化艺术志》记载,上世纪30年代前后,以老舍先生为代表的爱国作家们创作了一批“新相声”,得到本地观众的广泛接纳。上世纪80年代,相声也曾几度在重庆红火起来。后来,随着电视、录像等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相声专场的演出逐渐淡出重庆曲艺舞台。

  从创立之初,宋好就明白,要扎根重庆,还得为相声注入“麻辣味儿”。“相声的传统是时尚,要想在重庆说好相声,既要多了解重庆人的语言习惯、幽默方式,还要与时俱进。”

  经过不断摸索、改变演出风格,“麻辣味儿”的相声逐渐走入重庆市民的视野,受到广泛好评,观众越来越多。2015年开始,“逗乐坊”有了专职的演员与工作人员,完成了一次转型升级。

“逗乐坊”相声专场演出受到越来越多青年观众的欢迎。(受访者供图)

  与此同时,宋好也带着“麻辣味儿”相声走出重庆。“既然我在重庆说相声,走到哪儿都要展现重庆特色。”2014年以来,“逗乐坊”连续8年登上重庆卫视春晚舞台;2020年,宋好凭借融合重庆方言元素原创作品的《乡音乡情》获得中国曲艺界最高奖——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2021年4月,他创作的《重庆要得》登上广东卫视,宋好变身“重庆代言人”,一段重庆火锅版“报菜名”让重庆火锅麻辣鲜香的画面跃然眼前,听得现场观众垂涎欲滴,最后以重庆话rap收尾,别具一格。

2021年宋好代表重庆参加广东卫视《美好生活欢乐送》节目。(受访者供图)

  传承发展 传统艺术拥抱年轻观众

  6岁的李一周是“逗乐坊”的“老粉”,“相声很搞笑,我和爸爸妈妈只要有空就来,每次听都很快乐。”在表演中,“逗乐坊”除了发挥相声演出的优势,还时常穿插快板、金钱板、双簧、魔术、变脸等节目形式,有时还融合民谣、乐队等元素,深受年轻观众的喜爱。“逗乐坊”秉持“清新幽默、时尚健康”的理念,打造出“合家欢”剧场,同时也为相声艺术培养年轻观众。

今年6岁的李一周(右一)和妈妈(左二)一起来听相声。(杨灵钦 摄)

  舞台之下,宋好坚持相声艺术在重庆的传承。一方面,追本溯源。2010年至2012年,宋好与师父仇小豹参与编撰《相声大词典》,负责收集整理川渝地区乃至西南片区相声发展情况及代表人物。2011年至2015年,宋好辗转川渝两地,收集整理川渝地区曲艺资料19万字。另一方面,他积极在高校推广传播相声艺术,帮助和指导重庆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等多所高校组建学生曲艺社团,到各高校进行讲座等。2019年2月,宋好首次把相声引入重庆高校课堂,四川外国语大学正式开设《相声艺术鉴赏》公共选修课。不仅如此,“逗乐坊”还创办了“少儿语言艺术沙龙”,着力培养重庆相声下一代。

  “青春喜乐汇”在巴渝书场“天天演”已经一个多月,凭借十多年来积累的演出经验,“逗乐坊”已拥有相对固定的观众群体。宋好表示“周末上座率可达到80%以上。每场演出不论观众多少,我们都会全力以赴。今后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演出质量、丰富节目内容,为广大市民送去更多欢乐。”(杨灵钦)

“青春喜乐汇”现场,青年演员正在表演快板。(杨灵钦 摄)

编辑: 陶玉莲
精彩图片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9588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