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文化故事】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出土的彩陶球是数千年前的儿童玩具?
2023年04月07日 09:15 来源: 新华网

  文图/夏显虎

  历史多是成年人的故事,鲜见儿童身影。巫山大溪新石器时期遗址出土的彩陶球,却在挤满成年人的喧嚣舞台上给峡江地区远古儿童留下位置,插入了一抹温情浪漫的色彩。

  彩陶球是在60多年前发现的。1959年,考古工作者在巫山大溪文化遗址出土了3件陶响器,判定为新石器时期遗物。陶响器为细泥红陶质,手工捏制而成,外壳打磨细腻,有光泽,腹中空,内装颗粒,其中两件为球体,另一件为纺锤体。球体陶响器直径分别为5.4厘米、4.4厘米,对称穿6孔,以篦点纹构成6个对称的米字纹,穿孔居米字中心,孔径0.25-0.45厘米不等。纺锤体陶响器上大下小,顶端穿一孔,下穿6孔,等距两行,每行3孔,以篦点纹连成V形、三角形纹等。3件陶响器可振动发声,经试吹,球体陶响器可吹出不同音高,音色纯净清脆。

  四川省音乐舞蹈研究所幸晓峰认为,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的陶响器“是目前所知长江中游地区原始文化中最早的乐器”。然而,幸晓峰的这一结论却在随后受到质疑,学者汤斌、刘红艳认为,巫山大溪遗址出土的彩陶球,应为能发声的儿童玩具。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红陶玩具(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汤斌、刘红艳的结论是基于科学实验而得出的。大溪遗址出土的彩陶球有一件藏于四川博物院,汤斌、刘红艳等利用医用X线无损透视技术并结合传统陶器制作工艺对其进行分析后认为,彩陶球经烧制后,虽坚硬但由于中空,内存籽粒,轻轻摇动可以发声,且所发声音极小,如大力摇动或碰撞也易使球体破裂,不宜在聚会场合演奏,因此这只彩陶球似是用来专门逗乐婴幼儿的一种可发出声音的玩具。《三峡工程及库区上下游纵览——大溪文化》一文也认为:“彩陶球,巫山大溪遗址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新石器时代大溪文化,距今约6000-5100年,直径5.4厘米。泥质红陶,器表饰红陶衣。空腹,腹内有小响石,晃动时可发出响声。上下、前后、左右均有对称的穿孔,孔之间有篦纹相连。可能是一种玩具。”

  这些推断性结论,无意中为缺位的远古儿童提供了悄然登场的机会。我们彷佛听到,在悠长的渔歌与粗野的民谣声中,临江的大溪村落响起彩陶球梦幻般的单调击响,引来远古婴儿咯咯的笑声,这稚气的童声穿越数千年风雨,长久地震荡着神秘的峡江深谷,延续着峡江人类生息繁衍的传奇。

  陶响器出现在大溪遗址绝非偶然,在广阔的自然和历史背景下,它不过是新石器时期丰富多姿的大溪文化的一个小小花朵,是美丽的大溪彩陶文化的一个小小成果。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空心陶球(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大溪遗址在重庆市巫山县境内,瞿塘峡东出口南岸,长江大宁河宽谷的西端,是大溪河与长江围合而成的一片半岛形斜坡台地,属今巫山县大溪乡大溪村。台地西部较高而陡直的部分为大溪村墓地,东部相对较平坦的部分为大溪遗址。大溪遗址最早发现于上世纪20年代,1925-1926年,美国自然史博物馆中亚探险队到三峡地区考察,在该地发现了一批石器、残陶器的口沿和腹片,同时还发现了一些鱼骨渣。1958年10月,四川省博物馆、重庆市博物馆、四川大学历史系合作组成62人的长江三峡水库文物调查队,对三峡库区进行了大范围调查工作,并从考古学上确认了大溪遗址,命名为“火爆溪遗址”。1959年、1975年,大溪遗址先后进行了三次发掘。1985年、1994年的两次调查和普查,进一步确定了大溪遗址的分布范围、面积和性质。2000年,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承担了大溪遗址保护发掘任务,并组织工作队对大溪遗址进行大规模勘探、测绘、调查和正式发掘,大溪遗址的秘密被逐步揭示出来。

  大溪遗址是长江中游地区首次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因此被命名为大溪文化,经碳-14测定,其年代约在公元前3825-前2405年,距今约5800-4400年。然而,大溪遗址并非大溪文化的发祥地。大溪文化的发祥地在大溪遗址下游的西陵峡至峡口以东一带,这一大片地区分布着大量大溪文化早期遗存,包括龚家沟、朝天嘴、三斗坪遗址等,这些遗存分布密集、普遍、地层厚,内涵丰富,上下延续年代长,与最早的城背溪文化(距今8500-7000年)有联系,且陶器和石器的制作技术明显高于城背溪文化,说明大溪文化是受到包括城背溪文化在内的周邻文化重大影响而孕育和产生的,是城背溪文化及周邻其他文化在峡江地区的适应性变异。大溪文化距今约6400年-5300年,这说明,大溪遗址的人类活动比大溪文化的发端至少晚600年。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彩陶罐(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红陶和彩陶是大溪文化的主要特征。大溪早期陶文化以红陶为主流,灰陶和黑陶也有一定数量,还有少量的白陶。陶土多属泥质,细泥和夹砂的较少,有些陶器还羼入碾碎的稻壳,烧成后变成黑炭或出现大量孔隙。红陶的胎质有的呈灰色或黑色,也有的作红黄色。在器表或器物的上部,往往施一层深红色的陶衣。还有许多器物的表面为红色,而口沿和器物内部却是黑色的,或为烧窑时将陶器倒覆置放所致。黑陶的胎壁有的很薄,表里颜色一致,也有的仅表面黑色,胎内却是灰色的。彩陶、红陶、黑陶、灰陶、白陶的烧成温度为600-800度。

  中国古代陶器主要有红陶和灰陶两大色系,红陶表明陶器在氧化环境下烧成,灰色则说明在还原环境下烧成,不同的色系标志着不同的烧造技术传统。如果陶器表面红灰颜色斑驳,那并非一种新的烧造技术,而是烧造技术不高所致。大溪陶器早期以红陶为主,灰陶数量很少,说明大溪早期陶器是在氧化环境下烧造而成。大溪晚期陶器以黑陶为主,灰陶次之,说明这时氧化烧造技术已不大使用,还原烧造技术取而代之,灰陶和黑陶广泛流行。神奇的黑陶则是在器物烧成的最后一个阶段,从窑顶徐徐加水,使木炭熄灭,产生浓烟,有意让烟雾熏黑陶器而成黑色。

  大溪陶器多戳印纹,这是大溪陶文化特有的纹饰。中国古代陶器表面多饰以纹饰,这些纹饰往往蕴含着古代文化、时代特征,表现出古人对事物的认知概念。大溪陶器用各种不同形状的小戳子印成,前述陶响器的器表纹饰,就是典型的大溪文化戳印纹。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彩陶罐(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大溪陶文化最为神奇的却是彩绘。彩绘纹饰一般都描绘在器物外表较为显眼的地方,如腹上部、肩部等,也有的描绘在器物口沿的沿面上,颜色主要有黑、白、褐色等,以黑彩数量最多,这与大溪陶器流行红陶有因果关系,红底黑彩,神秘而美丽异常。白陶则描绘黑彩或红彩纹饰,黑陶则描以朱绘,这些都表明大溪制陶艺人对色彩应用的高度自觉。彩绘的花纹图案常见有平行条纹、横带纹、水波纹、卷云纹、横人字纹、弧线纹、草叶纹、圆点纹、三角形纹、锯齿纹、棱形纹、鱼纹、羽毛纹、涡纹等,又以横画的平行条纹最多见。

  大溪文化早期阶段,彩陶还不是很多,中期为极盛时期,彩绘图案内容丰富、纹样复杂、构图讲究、笔画均匀、粗细适宜,表现出较强的艺术性,这也说明此时大溪文化的彩绘工具已较为精致。

  了解峡江地区亿万年变迁史,对深刻理解大溪彩陶文化的审美情趣是有帮助的,因为绚丽多姿的大溪彩陶文化不过是峡江演化传奇的续写。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黑陶罐(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2.3亿年-1.95亿年前,中国地势东高西低,今长江上游地区一片汪洋大海,与古地中海相通。1.95亿年-0.7亿年前,中国西部地区地壳上升,今长江上游的海水随古地中海向西退去,留下秭归湖(今香溪宽谷)、巴蜀湖(今四川盆地)、西昌湖(今西昌一带)与滇池等几大水域。秦岭上升,黄陵背斜露出海面,除秭归湖外,其他几个湖由一条水系串联,从东到西由南涧海峡流入地中海,构成古长江的雏形。距今4000万-3000万年前,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发生,长江上游地区上升剧烈,形成高山峡谷,中游地区形成一系列低山山脉、丘陵和湖沼低地,下游地区形成低山、平原与湖沼,中国西高东低三级阶梯地形形成。三峡3个背斜被切穿,东西长江贯通,自西向东流向东海,三峡形成。

  随着大地剧烈运动逐步平缓(至今仍未停止),峡江地区的远古人类降临在这片神秘的土地上,经数百万年的奋力前行而开放出绚烂的文明之花。

大溪遗址出土的新石器时期红陶豆(复制品),现藏于巫山博物馆。

  200万年前,巫山猿人出现在峡江地区,与“巫山人”同时期的“建始人”也在清江流域笨拙地打制原始骨器;80万年前,“郧县人”矫健的身影活跃在大三峡地区。他们打制石器,猎杀大熊猫、剑齿象和鬣狗,奋力生存在这险恶的崇山峻岭之中;30万年前,秭归玉虚洞响起叮叮当当的打击声,一群原始人类打制砍斫器、凹刃刮削器、尖状器、石锤等工具,并在这里繁衍生息;19.5万年前,介于猿人与现代人之间的“长阳人”出现在湖北长阳县,他们的大脑正在急速进化;14万年前,早期智人“奉节人”在奉节县南兴隆洞一带出现。他们不但制作了人类最早的艺术品,还制作了哨形埙,这或许是人类最早的乐器;8000-10000年前,峡江地区第一件陶器出现在瞿塘峡西端的奉节鱼复浦……

  大溪彩陶艺术,正是峡江地区的先民们在这数百万年的演化中环境适应性生存的智慧结晶:他们用灵巧的双手,把对自然和生命的认知和丰富的想象转变成美丽的图案纹饰,用或黑、或红、或褐、或朱的彩笔描绘在红陶、黑陶或灰陶、白陶上,成为散发着神秘气息的精美艺术品。据考证,到大溪文化时期,峡江地区已有水稻栽培,也有家犬和家鸡的饲养,但渔猎依然是主要的经济生活,包括草鱼、青鱼、鳙鱼、鲢鱼、鳜(ɡuì)鱼、鲶鱼、黄鳝鱼、鲟鱼等在内的230种鱼类,龟、鳖等爬行动物,亚洲象、豪猪、猴、狗、獾、熊、猪、麂、圣水牛、鹿类、华南犀牛、华南巨貘、羚羊、大熊猫、豹、苏门犀、獐、狐、貂、貉、水獭、黄牛等369种陆地野生动物成为峡江地区的人们渔猎的对象。大溪彩陶上的水波纹、卷云纹、横人字纹、草叶纹、锯齿纹、鱼纹、羽毛纹、涡纹等,正是这些自然之物的艺术写实。而最为常见的横画平行条纹以及横带纹、弧线纹、圆点纹、三角形纹、棱形纹等,则显示大溪人已掌握了抽象思维的秘密,能把日常认知转化为高度抽象的艺术符号,这是人类思维演化的巨大进步。

巫山博物馆馆藏峡江地区远古生活场景图。

  前文所述的彩陶球,是了解大溪陶文化工艺的一个样本。经X射线透视发现,彩陶球腔内中空,有3大3小6个颗粒,大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小的为不规则形状。球壁开孔2大4小,球壁厚薄不易,最薄处0.49厘米,最厚处0.88厘米。经分析,彩陶球内的粒籽为陶质,系人为放置。球体是用压模方法制成的,即将陶泥压实在预制好的模型中,并在模型中进行掏挖、抹平、在粘接成型。其工艺流程为:

  捏制出一个圆泥球,干后,在表面撒上草木灰或粟灰;

  将陶泥敷在圆球上,半干时将外敷的陶泥从中剖开,去除里面的圆球。外敷陶泥放置荫凉处,彻底干硬后,形成泥范;

  将陶泥置入已经干硬后的泥范,用草木灰或粟灰做隔离,挖去多余陶泥,留出所需球壁的厚度,由内向外挤压,并尽量抹平内壁,稍干后,放入3颗事先搓制好并裹上草木灰的陶粒,在结合处涂上陶泥浆,在将两个半圆进行挤压粘接好;

  由泥范内取出粘接好的陶球,进行打磨,消除粘接痕迹,涂上调制好的红陶衣,放荫凉处晾置;

  陶球干硬后,用齿状骨锥在陶球上碾压处戳印纹,并掏挖小孔;

  陶球彻底干硬后,放入窑中烧制,温度在750-830度之间。

  五六千年前,人类尚在史前门槛外徘徊,大溪人就拥有了如此复杂而精致的制陶技艺,堪称奇迹。

编辑: 张青
精彩图片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949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