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春走基层】“生态+科技”红利 乡村振兴“如鱼得水”
2022年01月25日 09:42 来源: 新华网

图为夹在两山之间的彭水大垭乡冷水鱼养殖基地。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新华网重庆1月25日电(韩梦霖)临近春节,在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大垭乡冬瓜村,夹在两山之间的一块平坝上,二十几口鱼塘呈两列依次排开,巧借地势落差,将山中的泉水引进池塘中。周围青山环绕、塘面碧波荡漾,冬日暖阳下,成群结队的鲟鱼在清澈的池塘里欢快畅游。

  好山好水养好鱼,这里就是当地从2017年开始发展起来的冷水鱼养殖基地。

  彭水县大垭乡曾经是“偏远”“贫穷”的代名词,这里山高坡陡、沟壑纵横,耕地资源贫乏,常住人口偏少,乡里80%以上的土地是25度以上的坡耕地,依靠传统农业产业,很难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开始以后,利用当地的好山好水,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生态产业,成为大垭乡人的共识。

  2017年,在外做生意多年的大垭乡人王元生返乡创业,一番考察后,他看中了村里这股山泉水,并把泉水取样送到北京检验,结果显示很适合养殖鲟鱼等冷水鱼。

  “这里的自然条件得天独厚,山泉水常年在20度以下,含氧量达每毫升0.8毫克,微量元素锶和钙的含量都较高,养出来的鲟鱼肉质好。”重庆市科技特派员、重庆文理学院教授、园林与生命科学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孙翰昌对这里的情况非常熟悉。

  王元生投资了200万元,流转了周边村民的土地,搞起了冷水鱼养殖。他到各地学习养殖技术后,从湖北引进鲟鱼鱼苗,第一年就投放了2万尾的鱼苗,随着养殖规模的逐步扩大,到目前已经有四万多尾,总产量达到10万余斤。

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元生从鱼塘里捞鱼。新华网 韩梦霖 摄

  该养殖基地采用的是土地入股的形式,共有周边15户村民入股,每亩地折价4000元,年底村民们还会得到5%的利润分红。王元生说,平均每年要分一万四千元给入股村民。闲置多年的土地变成了鱼塘,村民摇身一变成了每年坐享分红的股东。

  “洗鱼池、分鱼、调控水流、喂饲料……哪样都离不开人”,为了更好地管理养殖基地,王元生夫妻俩把家就安在了鱼塘旁边。

  据大垭乡的干部介绍,冷水鱼养殖基地不仅实实在在给村民带来了好处,还激发了当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少老百姓看了也产生了发展产业的想法和行动。如今的大垭乡,水里养的是生态鱼、地里种的是中药材、林下跑的是土鸡土鸭,已初步实现村村有支柱、户户有项目的产业目标,为全乡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王元生的养殖不仅获得了“生态红利”的加持,还得到了“科技红利”的支持。

  从2021年起,重庆市科技局每年选派50多名科技特派员深入彭水县,这些来自各个领域的专家会手把手地对当地产业进行技术指导,同时还在彭水设立了产业指导组,在当地持续蹲点,提供技术服务。不仅如此,重庆市科技局还通过科技特派员团队项目,集中对重点产业开展科研攻关和产品开发,在当地形成示范点,用科技助力乡村振兴。

  作为一名科技特派员,孙翰昌在彭水开展名优冷水鱼高效繁育及健康养殖方面的研究已有十余年,他不仅从苗种选择、水质调控、饲料选择及投喂等方面提供建议,还随时随地会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咨询回复,有需要还会亲身到现场指导。

  王元生介绍,近年来,大批技术人员上门指导如何规范养殖,他的鲟鱼质量也一年比一年好,渐渐有了名声,不少人会提前打电话预定,直接到现场来吃鱼,甚至还有贵州、云南的游客专门开车过来品尝。

 

王元生将捞起的鲟鱼放进桶里。新华网 韩梦霖 摄

  据王元生介绍,目前基地内的鲟鱼长势良好,最大的有20斤。但与之而来的,也有打开销路的压力,由于销售渠道不固定,以往鲟鱼销往云南、贵州的渠道时断时续,现在基地内囤积了大量的鲟鱼,王元生希望进一步打开销路,让更多的重庆市民品尝到鲟鱼的美味。

  为此,乡政府干部表示,接下来将与科技特派员加强技术沟通,强化鱼的质量;同时加大宣传、讲好大垭故事,做好品牌建设;在养殖品种上更加多样化,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此外,还规划在进乡的公路两旁开设两家餐饮店,就地解决一部分鱼的销路。

目前,冷水鱼养殖基地内的鲟鱼已经达到10万斤。新华网 韩梦霖 摄

王元生在鱼塘边巡视,查看鱼苗的生长情况。他和妻子把家安在了鱼塘边。新华网 韩梦霖 摄

图为彭水县大垭乡的村落风光。新华网 韩梦霖 摄

编辑: 陈雨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0000112829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