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2025年度全国临床毒理学课程培训班在重庆开班。来自国内多地医院的权威专家、急诊科医师围绕中毒防控、临床毒理学、中毒应急等核心议题,开展“理论授课+案例分析+模拟实训”。
据悉,为应对各类突发中毒事件,重庆建立了以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为龙头,以万州、长寿两大中毒控制分中心,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黔江中心医院、重医附属永川医院三家区域中毒救治医院为支点,各区县中毒救治定点医院和疾控机构为基点的“1+2+3+N”中毒处置体系。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作为国家突发中毒事件处置队、国家二类化学中毒救治基地、重庆市核辐射定点救治医院、中华预防医学会中毒控制分会副主任单位,承担着重庆乃至全国突发中毒事件及其他重特大事件现场卫生应急处置工作任务。
石红军致辞。
开班仪式上,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石红军介绍,此次培训通过引进香港基础临床毒理学课程、邀请中毒处置领域国内知名专家教授授课,旨在通过中毒领域全维度内容的系统化、专业化培训,提升学员中毒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推动中毒防控能力与水平提升。
戴骄阳致辞。
“在突发中毒事件形势严峻的当前,提升临床医务人员的中毒诊疗水平,规范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置,意义重大。”重庆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医疗应急处监察专员戴骄阳表示,本次培训将加强医疗机构与中毒控制中心的协同联动,提升中毒事件的早期识别和快速响应能力,助力西南地区构建更完善的中毒救治网络。
孙承业致辞。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毒控制所首席专家孙承业指出,近年来在多起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各类中毒情况时有发生,临床毒理学的规范化培训是降低中毒死亡率的关键。
重庆医药高专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永义作主题分享。
本次培训采取小班教学,课程内容丰富,强调基础性、专业性和实用性,设置了理论授课、工作坊实操、案例研讨等环节。在培训环节,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附属第一医院职业病与中毒医学科主任医师王永义首先带来 “中国中毒灾难-防控与上报机制”主题分享,他从中毒现状、最新形势、上报机制等角度对中毒防控进行了讲解。
孙承业以“临床毒理学总论”为题,从临床毒理学概念、什么是毒、毒物及剂量、毒性效应类型以及中毒患者处理规范流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教学,帮助大家进一步认识临床毒理学。
张劲松作主题分享。
“特别是隔夜的绿叶菜不建议吃……”南京医科大学中毒研究所张劲松教授从食物中毒概念、食物中毒流行病学、食物中毒病因、常见食物中毒及救治原则四个方面,对“食物中毒”进行了全面解析。
为期2天的课程中,理论课程涵盖 “中国中毒灾难 - 防控与上报机制”“农药中毒”“金属中毒”“气体中毒”“药物中毒”“蘑菇中毒”“居家生活用品中毒”等12个核心议题,由孙承业、刘飞龙、王永义、张劲松、赖燕、等权威专家授课,系统解析中毒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及救治原则。
工作坊实操演练。
工作坊环节注重实操技能,设置了“毒物暴露量估算”“中毒快速检测”“胃肠道毒物清除”“解毒剂应用”等8个实操项目,由张劲松、刘飞龙、张宏顺、王艳丽、郭翔、王力军、贺炜等专家现场指导,学员通过模拟案例演练掌握中毒救治关键技术。
工作坊实操培训。
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以此次合作为契机,建立常态化学术交流机制,推动渝港两地在中毒预警、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强化毒理学科建设与临床救治能力提升,为保障公众健康筑牢防线。(蒋永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