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城口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持续提升医疗质量 守护眼耳鼻喉健康

  在医院的众多科室中,眼耳鼻喉科常常被视为一个“小而精”的专科领域。近年来,城口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不断加强学科建设、持续改善就医环境、优化就诊流程,用过硬的医疗技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感受。

医务人员进行查房。

  医疗能力稳步提升

  “6年多了,顺畅呼吸的感觉真好。”近日,在城口县人民医院眼耳鼻喉科做完手术的邓先生表示,自己被鼻塞“折磨”已有6年多,今年以来,症状愈加明显,除了鼻塞、流脓涕、头痛外,还伴随着胸闷、透不过气等症状,为了得到彻底治疗,他来到医院就诊。

  通过鼻内镜和CT检查,眼耳鼻喉科主治医师陈国东发现邓先生不仅患有慢性鼻窦炎,其左侧的鼻腔内还有一个鼻息肉,看起来“个头”并不小,且一直向后突入鼻咽部,几乎快占满整个左鼻腔,若再任其发展,息肉很有可能会继续增大。

  “经过详细检查后,我和团队成员为患者进行了内窥镜下鼻息肉清除+鼻窦开放术,术后进行药物控制。”陈国东介绍,鼻内窥镜手术通常应用于鼻息肉,鼻窦炎治疗以及鼻腔、鼻窦肿瘤的切除,与以往相比,可以减轻手术造成的创伤。

  近年来,科室积极引进应用先进的医疗设备和技术,拥有瑞士Oertli白内障超声乳化系统、德国Zeiss眼科手术显微镜、日本Topcon医学综合验光仪等一系列医学设备,配备有层流手术室;开展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进口视野分析、角膜内皮镜等检查、电子喉镜、鼻窦内窥镜、硬性耳内镜等检查。还熟练掌握了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翼状胬肉摘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青光眼(小梁切开联合小梁切除术)、睑内外翻矫正术、下鼻甲肥厚等离子消融术,小儿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声带息肉切除术等医疗技术。

丁长洲为患者进行手术。

  近日,一封感谢信送到了城口县人民医院。

  患者家属郑先生表示,多亏眼耳鼻喉科主任、主治医师丁长洲团队的及时救治,不然自己父亲可能将永远双目失明。

  多年前,郑先生父亲的左眼因患青光眼致盲,今年5月,右眼也因青光眼只剩光感视力,即将失明,并且因为眼压高导致剧烈头痛,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经过详细检查,患者不仅有青光眼,还有白内障症状,在科室讨论后,我们对其实施了青光眼白内障联合手术。”丁长洲表示,患者术后视力恢复到0.4,眼压控制平稳,头痛缓解,能够达到生活自理水平。

  丁长洲表示,医院和科室每年都会联合全县各个乡镇卫生院入学校、入社区、入村组进行筛查和普及相关知识,但很多老年人对白内障、青光眼的认识仍有待提高。希望广大白内障、青光眼患者可以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错过最佳诊疗时机,导致病情加重,造成不可逆损伤。

  想患者所想 搭建沟通桥梁

  经过数十年发展,眼耳鼻喉科从当年的一间门诊和一个医生,发展为目前拥有14人的医护团队和29张开放床位,集门诊、住院、治疗为一体的专业科室,年接诊15000人(次),年收治病人1000余人,年手术量600余台。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是学科发展的具象表现,精细化、人性化的医疗服务则进一步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

医护人员进行日常护理。

  今年6月中旬,家住城口县城的王女士因突发性耳聋入院治疗,经过两天治疗后,效果尚未明显,便想出院放弃治疗。

  “我很理解她的心情,急躁,焦虑不安。”眼耳鼻喉科护士覃垚说,“我当时安抚她,科室会尽全力助她恢复听力;之前遇到过很多突聋病人,经过治疗,都有一定的好转,希望她心态放平和,过度的焦虑会影响康复的效果。”

  一段沟通交流后,王女士得知,突聋的治疗时间本来就比较长,效果也慢,一般恢复期都在10到15天左右,便平复心情,开始配合治疗。七月初,在医护团队的共同的努力下,王女士病情好转出院。

  “从一开始不配合治疗到最后康复出院,我体会到了护理工作的魅力,我们所提供的不仅仅是精细化的服务,更是人性化的陪伴。”覃垚表示。

  近年来,科室聚焦患者需求,以提升护理质量、优化患者体验为核心目标,通过定期开展护理质量检查与评价,实施个性化护理服务,严格执行各项护理安全制度,积极参与科研活动、加强团队建设等一系列措施,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安全、高效、温馨的护理服务。

  “今后,我们要加强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协作交流,形成多学科联合诊疗模式,提升疑难杂症的诊疗能力;加强青年医师的培养,通过进修、参与科研项目等方式,帮助他们快速成长,成为学科的中坚力量;制定和实施个性化治疗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有效的治疗,积极拓展新业务领域,满足患者多样化的需求。”丁长洲表示。(苟依哲)

编辑:彭祎琦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