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大足区身边的好老师|陈华:一路践行,一路修行

  西游悟空,水浒武松。这是重庆市大足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华最喜欢的两个人物形象。不同的角色有着同一个称呼——行者。

  “一个真正的‘好老师’,其实也是教育的行者。”陈华说,教育是做的哲学,一方面要当实干家,去践行教书育人的初心使命;另一方面则是一场漫长的修行,既包括思想也包括学术,要在一次次总结、反思中实现人生成长。最后“行”(xing)就变成了“行”(hang),才能成为教育领域的“行家里手”。

  从教23年来,陈华一路践行、一路修行。从乡村走到城区,从讲台走进学生心里。“如果我们是为学生引路的人,那么学生就是路过我们生命的人。”教育路上,陈华以语文这门“浪漫”学科,一直在讲述她与学生相遇、相知、相逢的故事。

  做教育的行者,是大足区实验小学语文教师陈华23年来坚定的追求。

  让儿童站在课堂中央

  “班上共有55名同学,大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比较高。”“作文方面,有些孩子说的时候夸夸其谈,写的时候却支支吾吾,主要原因是他们不善于观察、积累。”

  每个新学期到来前,陈华总要细心梳理新的教学计划:班级的整体情况如何,采取哪些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全册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哪些实施策略。

  以教学计划为蓝本,每节课前还要充分做好学情预测,据此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此外,定期记录教学进度、教学反思、学生学习效果反馈等内容,形成文本“资源库”。

  这是陈华从教以来就坚持下来的习惯。她表示,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实际情况,才能真正的走进学生内心,了解他们的需求,从他们的立场来开展教学,有效强化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

  “这段话你觉得可以怎样去理解?你愿意先来示范朗读一下吗?”在陈华的语文课上,学生站在课堂的“正中央”。

  而陈华是在学生身后的倾听者。倾听学生的想法、感受、需求,结合新课标要求,找到每个学生自由生长的契合点,为他们搭起成长的“架子”,并适时帮助生长的“秧苗”顺着架子蜿蜒向上。这样一来,陈华也能全方位的看到不同学生呈现出来的多维表现,进而采取多元的评价。

  陈华把课堂“交”给学生,自己则注重倾听学生的想法、感受、需求。

  “坚持儿童立场,还要将教学还原到儿童的生活中去。”陈华认为对学生来说,教材是链接他们本身与生活的载体,因此教师要找到教学内容和学生生活的连接点,从真实的生活和情境中设计教学活动。

  比如,在学习了有关景色的单元内容后,陈华就让学生们根据暑假与爸爸妈妈的出行计划,制作一份旅游攻略,其中就包括美景推荐。

  又比如,对于学习汉字单元的低年级学生,不仅要教会他们认识课本里的生字生词,更要引导孩子们怎么样在生活中去运用这些汉字或词组。“广告牌上、包装纸上,只要有汉字,就要让孩子们养成随时随地认字用字的习惯。”陈华说。

 “语文”从我们的全世界路过

  23年深耕语文,陈华称这是一门“浪漫的学科”,具有人文性,可以带领着孩子们在诗歌里、散文中去品读故事、领悟感情;但语文也是一门有着工具性的“理性的学科”,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因此,陈华的语文课,注重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让语文学科通过课程教学,更好地彰显其育人价值。

  陈华的语文课“浪漫”又有趣,总能调动起孩子们学习的积极性。

  有一次,陈华新接手了一个班级。怎样让学生快速的记住自己并且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在作自我介绍时,她将自己的名字写在了黑板上。

  “陈字,日出东方,向阳而生;华(華)字,中有株,下有根,旁有枝,上有花,引申为一切美好的东西,芳华,精华,韶华,还有中华、华夏。”她从名字讲起,延伸到汉字的起源、中华文化。

  陈华仍然记得,那一刻,全班53双眼睛都望着她,“陈华”不再是简单的两个汉字,而是桥梁,不仅连接起了学生对她的认同,更连接起了学生对汉字的喜爱和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与自信。

  不久后学校将举行中秋音乐节,孩子们自行选择了时下流行的歌曲,但风格与中秋节“相去甚远”。陈华想,“何不趁机对孩子们进行一次传统文化方面的思想教育呢?”

  可是说“不”,也是需要方法的,怎么说服孩子们更换歌单?

  “很好,这些歌曲青春励志,但它和中秋是否远了点?”“中秋节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呢?”陈华没有直接否定孩子们的选择,而是给他们推荐了几首歌词中蕴含着团圆、思念等诗歌元素的国风歌曲。

  她和孩子们一起品读歌词、一起唱歌,从歌词和旋律中向孩子们传递中秋节背后的美好意义。悠扬的歌声就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孩子的心智,敞开了诗词的大门,听到了朴素的家与国。

  2021年国庆节后,返校的孩子们都在讨论电影《长津湖》。那天的语文课上,陈华既没有写汉字,也没有讲诗词,而是给学生播放了纪录片《国家记忆》。

  “知识会模糊,课堂会消散,唯有精神永恒。”陈华说,她从孩子们对电影的讨论中看到了一颗颗沸腾着的爱国心。而她作为老师,要适时帮助孩子们将爱国精神转化为理性思考,引导他们在精神的指引下,走好当下前行的路,更好地追寻奋斗的意义。

  一分关注,一厘改变

  当了23年语文教师,也当了23年的班主任。陈华和孩子们的距离越来越近。但,近了多少?陈华说:“一厘米”。

  23年前,刚参加工作的陈华还在一所乡村小学任教。那时班里有名贫困学生因家庭原因,平日里比较贪玩、调皮,时常不来学校上课。在重点了解学生情况后,陈华经常到学生家里家访,和他谈话,和家长沟通。

  那年冬天,当陈华第六次去到学生家中时,孩子含着热泪递给她一个饼,说道:“谢谢你老师,我再也不逃学了 ……”时至今日,陈华还记得那个饼很干、很硬,口感并不好,但那一刻她却觉得又暖心又揪心。

  作为大足区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陈华进行课例展示。

  “我做的只是一名普通教师的本职工作,却让一个不幸的孩子能够感受到温暖。”也就是从那时起,初出茅庐的陈华明白了,教育的背后都是一个个活生生有温度、在努力生活的人。关注孩子的境遇,是教师的职责,而多一厘米的关心,一个孩子的命运就可能会发生改变。

  2013年的某一天,陈华接到了一通陌生电话。一接通,电话那头便“哇”的一声哭了。“那个孩子考上了大学,当他那种毫无保留的依恋隔着万水千山从电话里传递过来,我的心融化了。”陈华说,教育不是点燃,不是唤醒,教育是关注,是改变。

  23年里,当陈华面对一张张鲜活的面孔,当她碰到困难,遇到阻力的时候,她都会想到那张又干又硬的饼。她不断告诉自己:再试一次,再想一个办法,再多一厘米的努力。

  因为,一分关注,一厘改变,也许就是下一个故事温暖的开始。

编辑:邵以南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