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黑神话》后,游戏产业的“文化+”需要这样做

  《黑神话:悟空》的超强视觉效果离不开团队对于场景的精益求精。充满中国特色的游戏场景与中国最经典的西游IP,二者共同构成了《黑神话:悟空》的文化要素。

  事实上,作为中国文化出海“新三样”(网文、网剧、网游)之一的网游,凭借流畅的娱乐体验、丰富的人物画面和有趣的剧情设计,已收获了不少国内外游戏用户的喜爱。例如,《王者荣耀》就曾联动白鹤梁水下博物馆和敦煌莫高窟等元素开发“文创皮肤”,《天涯明月刀》则联动张家界景区开发全新游戏地图。此外,光子工作室研发的开放世界游戏《代号:致金庸》,不仅在主题上强调“正统武侠”,还突出了运用虚幻5引擎打造“实景华山”地貌和风光的技术,它们不仅正在成为引领国产游戏与合资游戏的审美风向标,也使游戏成为向外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中国故事的有效媒介。

  此外,游戏不仅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还可联动文博、网文、动漫、短剧等放大IP效应。比如,国风游戏《这城有良田》与陕西历史博物馆联动,在虚拟世界中还原其馆藏珍品神兽金饰、三彩天王俑、三彩载乐骆驼俑等;《我是大东家》则与《宝莲灯》《西游记》等国漫IP、网文小说《凡人修仙传》展开合作,游戏运营方还打造了游戏同名短剧。

  “可以说,《黑神话:悟空》等游戏打开了一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空间。”西南大学博物馆副馆长、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郑劲松表示,在一定层面上,游戏市场“文化+”的打法,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那么,在《黑神话:悟空》之后,国产游戏能否迎来新机遇?郑劲松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创作者或开发者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优秀传统文化经典的价值内核,精准把握当下游戏消费者的语言习惯和思维个性,在“内容”和“形式”两个点上,找到最契合的表达方式。“需要在‘游’有所得、有所思、有所学等积极导向上下功夫,这样的游戏产业才能行稳致远。”

编辑: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