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重庆8月20日电(韩梦霖)8月19日,重庆市科技创新大会召开。会议宣读了202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表彰文件,陆军特色医学中心战创伤医学中心主任蒋建新、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医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王智彪荣获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
“芳炔多官能化研究及应用”等24项科技成果获重庆市自然科学奖,“桥梁内在病害磁学诊断新技术”等7项科技成果获重庆市技术发明奖,“星地多域融合智联信息系统关键技术及应用”等67项科技成果获重庆市科技进步奖。“重庆长安汽车软件科技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重庆市企业技术创新奖。两名外国专家荣获重庆市国际科技合作奖。
据重庆市科技局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获奖项目中,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相关项目70项,占比71.4%。聚焦“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相关项目62项,占比63.2%,有力推动创新主体聚焦重庆市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战略持续产出高水平成果。获奖项目紧密结合重点产业发展领域需求,一等奖获奖项目近三年新增销售和技术交易推广收入1600.1亿元,新增税收84.2亿元,有力推动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此外,获奖项目中,高校、企业、科研院所作为完成单位分别占比45.1%、43.2%、11.7%,重庆市企业牵头和参与项目占比超50%,充分反映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地位日益明显。高校、科研院所、企业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占比达到56%。同时,重庆市单位与市外单位合作日益加强,占比超68%,其中与四川省合作25项,反映出川渝协同创新发展能力的持续增强。
获奖项目主要完成人中,4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644人,占比67.8%;第一完成人为45周岁以下青年科研人员57人,占比58.1%,表明青年人才逐步成为引领重庆市科技创新的主要力量。
下一步,重庆市科技局将进一步发挥好科技奖励的激励引导作用,持续优化奖励结构,增加奖励数量,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强青年科技人才培养,充分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创新主体聚焦“416”科技创新布局和“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开展创新研究,催生更多高水平研究成果不断涌现;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服务,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新质生产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