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儿,落雨咯,过来坐下歇会儿。”近日,沙坪坝区石井坡街道团结坝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杨春敏像往常一样在社区巡逻检查时,遇到正在守楼巡院的居民陈定秀,陈定秀不忍看着杨春敏在雨中工作,热情地招呼她到议事亭避雨。
“以前这里路两边,车停得乱七八糟,还有成堆垃圾,现在我们不仅有了垃圾智能分类投放点,社区还修了专门的停车场,大路宽敞又干净……”谈起社区的变化,居民们滔滔不绝。
“我为大家护一天,大家为我护两年”
以前,该社区没有物业,社区结合实际,创新实行网格化管理,引导社区居民参与治理。
“社区‘两委’在充分调研和研究后发现,心一居小区有28个单元758户,如果组织每户居民为小区值守一天,整个小区就能连续两年有人值守。”杨春敏说,培养居民“社区里的事就是我的事”的意识,是社区治理最有效的办法。
随后,团结坝社区以心一居小区为试点进行改造。如今,这里每天都有一名戴着红袖标的“执岗人员”,在清晨7点为居民打开铁门;巡查小区犄角旮旯,上报发现的问题和居民反映的问题;关注小区新入住的居民,协助流管员入户登记……社区居民亲切地称这一现象为:“我为大家护一天,大家为我护两年”。
“小事不‘小视’,把民忧解决在群众家门口”
此前,社区附近的顺宁路和嘉好路相接的丁字路口有护栏,把两侧3个物管小区、2个老旧小区、7000余名居民分开。很多居民由于斑马线相距太远,经常翻越栏杆过马路、取快递、接孩子、坐公交……给路人和过往车辆带来安全隐患。
“居民小事不‘小视’,把民忧解决在群众家门口。社区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即使手段有限、资源有限,也要全力把好群众的幸福关。”杨春敏说。
“我们一开始组织社区志愿者在高峰时段进行值守和劝导,但没有什么实质效果。”杨春敏说,堵不如疏,社区党委创新思路,多次实地察看,计算每天过往的大致人数和时间段,评估打开通道的合理性,并联系区交巡警三大队、交巡警秩序大队等部门到现场实地勘验,一致认为有必要开通一个专门供群众步行的通道。
去年年底,社区与沙坪坝区住建委多个科室反复论证,克服资金困难,协调城投公司、中铁十一局和有关单位,根据实际情况确认了开通人行通道的地段、时间。从提出意见到最后实施,仅用了12天就给群众打开了“方便之门”。
“我们用心多一点,身边问题少一点”
长期以来,社区的网格工作多是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居民的许多问题向社区、街道、区级部门逐级反映后,条线部门存在在网格层面信息沟通不足、工作聚合不够等问题。
“我们用心多一点,身边问题少一点,群众生活就好一点!”杨春敏介绍,为避免问题“看得见、处置慢”,团结坝社区创新思路建立了“三张清单”机制,将辖区社会单位能够提供的服务项目整合成“资源清单”,与居民的“需求清单”对接,形成民生实事“项目清单”,社区由以前的“单打独斗”,逐步转向与驻区单位“抱团合作”。
近几日频繁下雨,网格员黄源祥在巡查中发现社区羽毛球场的塑胶地垫边缘淤积了厚厚一层污垢,过往行人一不小心就会滑倒。网格员上报问题后,社区城管员及时到达现场拉好警戒线,联系管护公司修剪塑胶地毡上方的黄葛树丫枝,并联系清洁公司冲洗塑胶地毡的湿滑部分,半天内就消除了安全隐患。
如今,团结坝社区先后荣获“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重庆市文明社区”“重庆市和谐社区示范单位”等荣誉,成为远近闻名的“明星社区”。(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朱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