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推动健康中国行动,重庆市卫生健康委联合重庆市健康教育所推出“15个专项行动·每月健康科普”系列栏目,本期聚焦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邀请到重庆市学生科学体育艺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唐平,围绕“中小学健康”相关话题为您答疑解惑。
重庆市中小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如何?
唐平介绍,2023年重庆市中小学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结果显示: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总体呈增长趋势,合格率达到95.09%,优秀率、良好率逐年上升;身高、体重等形态指标保持稳定;身体机能稳中有升,小学男、女生肺活量明显提高;身体素质总体向好,小学生耐力素质、初中男生力量素质明显提高,女生力量、柔韧性和速度素质小幅提高。
当前中小学生群体普遍存在哪些健康问题?
唐平表示,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健康中国重庆行动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如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尚未达标。部分中小学生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如中学生耐力素质、高中生爆发力素质等。同时中小学生超重肥胖、心理问题、运动和睡眠不足等健康危险因素依然突出。
学校如何提升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促进其健康成长?
唐平强调,中小学生健康素养是一种保持和促进健康的综合能力,包含健康知识、健康技能、健康理念、健康行为四个方面。要促进学生健康成长,需要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提升中小学生的健康素养。
一是优化课程设置,落实课时要求。学校是健康教育的主阵地,要落实《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要求,开足、上好健康教育课(义务教育阶段每学期不少于8课时,高中阶段每学期不少于4课时)。
二是拓展健康教育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学科融合渗透、日常教育为基础,加强学生健康技能训练。
三是加强健康队伍建设。强化健康教育教师培训,把健康教育作为学校班主任、健康教育教师、体育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重要内容,让教师成为学生健康的“把关人”。
四是家、校、社联动协作。学校要利用好家长课堂,使家长正确掌握相关健康知识和技能,当好孩子健康素养的“第一引导人”,和孩子一起积极、共同面对健康问题;生活上注重孩子健康饮食、营养均衡、用眼卫生等问题,改善体重过重过轻、睡眠不足状况等。与相关高校、专业机构和社会组织合作,共同开展丰富多彩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家校社联动,共同引导孩子成为身心健康的人。
目前重庆市中小学生近视的现状如何?
唐平介绍,2022年国家疾控局监测数据显示:全国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检查覆盖率达到了95.1%,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是51.9%(其中小学36.7%,初中71.4%,高中81.2%)。2022年重庆市实现0-6岁儿童眼保健和视力筛查覆盖率90%以上,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视力体检覆盖率达95%以上,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0.6%(其中小学32.51%,初中66.19%,高中77.31%),低于全国1.3个百分点。
针对“小眼镜”问题,重庆市的近视防控重点工作有哪些呢?
唐平介绍,为进一步强化综合防控效果,重庆市教委印发《关于强化综合防控措施切实解决“小眼镜”突出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主要从以下几方面重点加强近视防控工作。
一是前移防控关口。将学龄前、小学低年级学段作为近视防控关键阶段。科学评价孩子们的用眼行为,识别危险的行为因素,及时干预改变不良用眼行为习惯。
二是提升防控能力。加强区域中小学卫生保健机构和学校校医和专职保健教师等专业队伍建设,组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和视力健康专家队伍。
三是持续改善视觉环境。为中小学生提供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的教科书、考试试卷、学习读物等学习用品和教室采光、照明用眼环境等。同时,严格落实国家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课时要求。
四是规范视力监测。严格落实每年1次学生健康体检和每学期2次视力监测要求,及时为孩子们建立视力健康信息化档案,及时更新并随学生转移。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宣传近视防控工作,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浓厚氛围,积极推进近视防控的家校共管共育。
六是加强联防联控。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健康观、教育观、成才观,营造有利于促进中小学生视力健康的学习生活环境。
七是培育典型标杆。鼓励支持各区县和学校申报国家或市级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改革试验区、激励项目等。
为促进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重庆教育系统主要开展了哪些工作?
一是高位推动聚力。会同18个部门印发《重庆市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实施方案》,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纳入2023年、2024年全市重点民生实事。同时,印发《关于做好重点时段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工作的通知》,指导区县和学校健全畅通学生心理精准干预转介渠道等六大“育心”机制,有效防范心理危机事件发生。
二是健康教育助力。印发《重庆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指导意见》,出版《美好生活 从心开始》学生版、家长版、教师版系列心理健康科普图书,制定《重庆市中小学心理辅导室建设指南》等。目前,重庆市建成中小学心理辅导室4030个,心理辅导室全面覆盖。每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5200余场(次),覆盖400万余名中小学生,建立“一生一档”“一生一策”心理动态档案。
三是队伍建设增力。目前,重庆市中小学按要求配备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8300余名,配备率达到100%。此外,还组织建设大中小一体化线上心理健康课程资源“重庆云课堂”400余例,为学校和教师实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供遵循依据、行动指南。组织专家团队深入22个区县开展健康教育送课送培活动,惠及中小学师生20余万人次。
四是筛查干预加力。重庆市中小学目前已建立“学校、年级、班级、家庭”四级预警网络,31个区县建立学生心理健康监测平台,36个区县建立转诊就医通道。41个区县3255所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筛查测评278万名中小学生。联合团市委等部门开展“莎姐守未”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行动,“一人一策一专班”开展针对性帮扶疏导。
重庆教育系统如何全面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是全面落实学生健康战略定位。为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中国重庆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教育系统牵头拟订了《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实施方案》,全面指导区县教育部门和学校推动工作。
逐步完善学生健康促进政策。全面推动区县和学校落实“一增双减三保障,五项管理促健康”,增加学校美育、体育和健康教育的课程课时、评价分量等;同时,统筹好手机、作业、睡眠、读物和体质这五项管理,化解不利于学生健康的校内外各种因素,营造有利于学生健康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环境。
三是进一步完善学生健康教育体系,畅通全体学生健康促进的主渠道。发挥学校优势推动健康教育工作,逐步建立起了课内专修、课外专题和全国专项“三位一体”的学校健康教育体系,引导中小学生从小养成公民必备的健康素养。
四是突出学生健康促进的重点工作。聚焦中小学生健康突出问题,找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突破口。在大力推进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总体实现国家和市里防控的目标的同时,构建起监测预警、教育疏导、咨询服务、干预介入“四位一体”的学生心理健康促进体系。此外,还全力统筹传染病常见病防控和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全力维护师生健康、校园安全。
五是强化工作督促指导。联合市卫生健康、市场监管、体育等部门及其所属专业机构,进一步强化对中小学生健康工作的督促检查和专业指导,帮助学校、学生在全社会共同支持下,全面提升健康促进的能力。
专家简介
唐平,重庆市学生科学体育艺术发展中心负责人。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成员,健康中国四川-重庆行动共享专家库中小学生健康促进行动专家、重庆市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