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3天3场文学分享!茅盾文学奖得主乔叶:我很期待赴重庆之约

  “我年轻时就曾到过重庆,前几年也带着新书来做过分享,每一次重庆之行都给我留下了美好回忆,所以我很期待,今年夏天再来重庆赴文学之约。”7月23日下午,北京作协副主席、茅盾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乔叶接受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说。

  还有5天,乔叶与重庆的文学之约就将正式开启了。7月28日-30日连续三天,她将带着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宝水》,现身杨家坪、大学城和解放碑参加三场文学分享活动,与重庆文学爱好者交流。

  具体来看,7月28日下午,乔叶将做客杨家坪九龙书城举办的“文学里的故乡”读者见面会;7月29日下午,在重庆大学A区举办《在这故事世界》主题讲座;7月30日上午,做客解放碑重庆书城阅读面对面·重庆文学公开课分享文学创作。值得一提的是,在7月28日、30日两场活动中,重庆日报党委委员、编委,专栏《写在茅奖边上》作者单士兵将作为对谈嘉宾亮相,市作协主席张者也将出席30日的活动,与乔叶一起畅谈文学与人生。

  对于绝大多数读者来说,乔叶的名字最早是随《读者》《青年文摘》等“国民杂志”进入阅读视野的。她的一篇篇美文清新隽永,富有哲理,令人读后唇齿生香,印象深刻。从散文出发,她在文学之路逐梦30多年,在小说创作领域,写下了一部部彰显乡土文学新气象的优秀之作。长篇小说《宝水》正是其中之一。乔叶以从城市回到家乡、身心都得到疗愈的主人公地青萍的视角,用一种散文化的美学风格讲述了发生在太行山深处的一个正由传统型乡村转变为主打文旅产业的新型乡村故事。

  2023年8月11日,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揭晓,《宝水》榜上有名。在同届获奖的5位作家之中,乔叶是唯一的70后,也是唯一的女性。评委会给《宝水》的授奖辞中说,作品用“移步换景的风俗风情与豆棚瓜架的倾心絮语,涵容着传统中国深厚绵延的伦常智慧和新时代方生方长、朝气蓬勃的新观念、新情感、新经验……为乡土书写打开了新的空间。”这样的评价让乔叶欣喜,“写作的时候我的确有一个自觉意识,我觉得我努力写的这个乡土小说,得有我作为一个70后对当下乡土社会的切实体验、观察、思考。”为了写好《宝水》,她做了七八年的乡村调查工作,用她的话来说就是到处去“跑村”和“泡村”。在漫长的筹备和创作过程中,乔叶对当下乡村生活的复杂和丰富有了深刻体会。

  “故乡”是《宝水》里重要的叙事对象,“文学里的故乡”则是乔叶此次来渝分享的主要话题。“其实我20岁之前,有相当一部分生活经历都生活在豫北乡村。之后因为工作调动,我从乡村来到县城、省城,再到京城。我在地理上逐渐远离乡村,反而在情感上愈发思念,这种思念推动着我以文学的方式不断回望乡村。”乔叶表示,故乡就像一棵根系发达的大树,写作的时候,这树根一直跟随着自己,“不管写什么,故乡都在句子里‘复活’,人物的感情、语言总会回到故乡去。”

  说到“文学里的重庆”,乔叶提到了老舍和巴金,“许多文学大师都曾在重庆留下足迹,完成了人生中的重要作品,也成就了重庆文学在历史上的高光时刻。今天的重庆,也汇聚了一大批作家、诗人,是当代文学的重要力量。每每我在朝天门看着长江和嘉陵江两江交汇的景象,心里就会愈发感受到大江大河的力量,这些景观本身就很有文学性,我相信这种恢弘的气势会助推重庆文学更好发展。”

  乔叶说,对即将到来的重庆之行的期待,还来自重庆读者,“重庆读者一直非常热情,包括《宝水》出版之后,我收到全国读者的热情反馈,其中就有很多重庆读者。所以,我希望利用这一次在重庆的三天,好好跟读者们见见面、谈谈天,在相互的精神滋养中,我们共同进步。”

  新重庆-重庆日报记者 赵欣

编辑: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