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71岁的信箱 在城市更新中成为新网红

一号信箱

  时间会停止吗?

  重庆市九龙坡区民主村村民会告诉你:会的。

  在这个高速嬗变的时代里,这里的居民却保留住了许许多多的旧时记忆。

  7月1日上午,“扛起新使命 区县谈落实”采访组来到九龙坡区民主村。这个曾经破败脏乱的家属区干净整洁、新潮、别致。入口处,一面钢板建造的红墙上贴着的一个巨大信封惹人注目,由于与旁边的万象城直接连通,众多游客来到这里打卡。这是民主村城市更新为居民们保留的记忆之一——建设厂一号信箱形象墙。1953年9月1日,重庆建设厂成为重庆市一号信箱的使用单位。

  曾让建设厂职工骄傲的一号信箱,如今不仅是个网红景点,更成为一个民意传达系统,深度参与了民主村片区城市更新工作。而广聚民意、充分尊重居民意愿,由此发展出的“五议工作法”,也成为九龙坡区城市更新工作中的亮点,被列入住建部可复制经验清单。

  1 传达民意 老信箱焕发新内涵

  走进民主村,很难不注意到一号信箱形象墙上这个巨大的信封,上面写着“美好生活奋斗者(收)”,这个信封更像是设计者对全体参与民主村美好生活建设的居民们致敬。旁边立着一个绿色邮筒,那并不是装饰,实实在在承担着邮筒的功能——居民们可以将意见建议投到邮筒里。

  除了邮筒,居民还可通过两种方式向一号信箱反映问题:一是线上扫描二维码,手机一键投递;二是可向走访的人大代表、网格员直接反映问题,人大代表、网格员收集好问题后,将其传递到一号信箱系统。

  截至目前,一号信箱系统已累计收到片区居民提出的建议上千条,大都得到妥善解决。围绕一号信箱,已形成一个完善的民意收集系统,可以说,一号信箱被打造成居民参与社区改造和治理的重要渠道。同时,九龙坡区人大常委会谢家湾街道民主村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站将一号信箱设置在站内,在民主村更新改造过程中,入驻辖区人大代表就通过信箱收到了不少老党员、老职工、老居民写来的信件,代表将这些信件反映问题全部交由九龙城市更新公司进行办理,让居民得以全过程参与城市规划、设计、建设、治理。

  “现在有问题我们都知道去哪里反映,民主村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居民彭婆婆说,前段时间,她还针对停车位划线提出了建议,得到了街道人大工委的办理。

  而在民主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旁边,目前新开设了“城市更新·惠民利民”政协委员工作室,12名具有城市更新相关工作经验和热心群众工作的政协委员将入驻工作室。九龙坡区政协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委员工作室将聚焦“三点一线”,“三点”,一是在社区食堂设置社情民意信息线上线下收集点;二是在民情坝坝茶设置户外协商阵地;三是在“一间咖啡”设置委员工作室。“一线”,形成“收集社情民意-开展协商-成果展示”工作一条线。

  “城市更新不是某一方的‘独角戏’,而是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的‘大合唱’。”九龙坡区政协副主席漆卫东表示,要坐下来仔细倾听群众意见,让委员发挥智慧多献计策,让“三师(即社区规划师、建筑师、工程师)”及时答疑并优化规划设计,切实解决群众问题,以“新”换“心”,让城市更新变成“大家商议共同干”。

  2 问计于民 老信箱见证新改造

  民主村的更新改造始于2022年。该项目是全市体量最大、综合性最强的城市更新项目,拟保留建筑面积37.56万平方米,改造建筑面积32.5万平方米。

  “社区是老百姓的社区,老百姓最有发言权。”九龙坡区住建委主任杨扬告诉记者,在改造前,住建部门多方协同进驻社区,了解社区特点、居民意愿,为社区进行了一次“全身体检”。

  “路灯再亮一点、多一点”“管道能不能不再堵了”“我在红砖房长大的,别拆哦”“有个社区老年食堂就安逸了”“我们晾衣服的地方要考虑下哦”……

  让规划设计团队印象最深的,还是那棵大黄葛树和树下的理发师李代顺。李代顺是建设厂职工子女,在黄葛树下搭起铁皮棚开了个简陋的理发铺,来的都是附近居民,5元一位,多年来未涨过价。“小区改造后,我的理发铺怎么办?”李代顺问。不仅仅是理发铺,小区众多的修鞋摊、配钥匙摊又该搬到哪里去?这既关系到社区部分人的生计,也关系到居民生活的便利性。

  随后的日子里,民主村先后开了上百场院坝会、楼栋会,让居民畅谈需求和建议。改造后的数据统计显示,住建部门收集了上千条来自居民的意见建议,最终大都落实到社区更新改造中。比如,针对居民因没有阳台无法晾晒衣物的问题,设计师们寻找合适的位置安装晾衣架,兼顾美观和实用;李代顺这样的便民理发,以及配钥匙、缝补衣物等居民刚需,打造了“惠民巧匠坊”;针对片区内道路窄小、人车混行的弊病,将原有300个停车位增设到600个……

  社区内黄葛树随处可见,许多大树树龄不短,承载着居民儿时记忆和深厚情感。“把老树保留下来”成为更新改造中很多居民的心声。在施工过程中,社区内大部分大树得以保留,与老式红砖建筑相映成趣,充满年代感。

  一号信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重新回到居民身边。“一开始,我们更多地是思考如何把房子、道路改造好,还没考虑到留存那些记忆符号。”九龙城市更新公司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民主村的大部分居民都是建设厂老职工,他们提出想在改造中加入一号信箱元素。很快区人大代表将群众建议反映给城市更新公司,设计人员将一号信箱纳入设计规划,最终形成矗立街边的一号信箱形象墙,并形成一号信箱民意收集系统,深度参与民主村的更新改造。

  3 留住记忆 老信箱变成新样板

  2021年以来,九龙坡区以入选全国城市更新试点城区为契机,以城市空间整治和产业功能提升为主线,在实践中探索,在实践中创新,不断搭建新机制、构建新模式、创建新方法,系统有序推进城市更新试点工作,取得了“人居焕新、内涵更新、制度革新”的成效。

  九龙坡区住建委主任杨扬向记者介绍说,九龙坡区共入库城市更新项目29个,已完工红育坡、九龙意库等5个项目。2024年,2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工面积769万平方米,在建面积843.25万平方米。在城市更新过程中,九龙坡区坚持“留”住本底、“改”善品质、“拆”出空间,“增”强功能四措并举,充分挖掘各个老旧小区的公共空间与存量资源价值,通过功能升级与品质提升协同的方式,构建多元特色的生活主题场景。在民主村的更新过程中,通过打造“社区公共服务核”,改扩建5条主干道,优化小区内部交通网络,构建起宜居宜业、便捷丰富的“十分钟生活圈”,同时以商圈模式激活小区经济,建成4000余平方米商业载体,焕新牧马人火锅、黄粽仁等社区传统老店活力,成功引进库迪咖啡、靠山路泰餐等18家新兴商业品牌,去年“五一”、中秋国庆“双节”期间,单日到游最高人流量超过3万人次。

  九龙城市更新公司总经理张胜告诉记者,城市更新过程中,九龙坡区坚持“四优”为先,一是坚持“人本优先”,问计于民、取策于民;二是坚持“生态优先”,开窗见绿、推门见景;三是坚持“创业优先”,补齐短板、集成空间;四是坚持“人文优先”,传承历史、厚植文化。最终,汇集民智,精准施策,塑造了城市更新示范样板。新重庆-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