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那么,这样一个动静融合的智慧平台怎样赋能城市公共安全防控与交通治理?请您展开为我们谈谈。
谭鹏:这个问题我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介绍:
一是在提升城市公共安全防控水平方面,我们已累计为公安机关提供办案数据3000多万条,与重庆公安机关形成长效联动机制,开展全天候大数据服务,实现车辆布控联网联控,对重点车辆、重点违法等实现精准预警、靶向查控,在应急处突、治安防控和破案打击发挥巨大作用,重庆涉车案件破案率在全国领先。
二是实施全国唯一的精准化错峰通行项目,即限号出行。在市交巡警总队组织领导下,2021年利用平台“新型数字交通仿真系统”科学分析中心城区交通现状,打破传统交通数据采集获取难度大、更新速度慢、精准率低等数据瓶颈,在中心城区全要素交通状态仿真推演、定量评估和论证优化基础上,制定了中心城区高峰时段桥隧错峰通行方案。错峰通行政策实施后,错峰桥隧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较错峰前提升28.3%,中心城区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较错峰前提升5.7%,工作日高峰时段中心城区在网车总量较错峰前下降6.1%,通过专业机构分析,中心城区工作日,小汽车平均能耗节约量为6.02吨标准煤,日均节约碳排放量12.22吨,取得良好社会、经济、环保等复合效益。此后,我们又连续三年实施错峰通行扩容升级工作,持续做好政策效果分析和评价,供市政府科学决策。
三是配合公安交管为2019年重庆智博会和国庆70周年活动、2023年重庆都市艺术节焰火表演活动、2023年重庆智博会等提供区域交通组织保障大数据支持服务,确保活动期间周边交通的有序通行,实现“进的来、停的下、出的去、管的好”提供有力支撑。
四是落实公安交通管理“放管服”改革工作,我们与市交巡警总队、中国人保三方创新升级“警保企”合作,为我市22.2万辆电动自行车发行安装电子标识,有力推动电动自行车数字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