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聚焦三大重点 增强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动能
2024年06月19日 10:35 来源: 重庆日报

涪陵乌江航道

涪陵区武陵山乡美丽宜居示范乡实景

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涪陵区江北街道大渡村

水磨滩水环境生态修复

涪陵农村大地色彩斑斓 摄/黄河

武陵山乡角帮寨传统文化村落保护发展项目

最美农村路——连二村村道

涪陵城市全景

  核心提示

  仲夏时节,万物荣华,大美长江,风景如画。放眼涪陵大地,江豚多了、工厂新了、岸线绿了、产业强了……长江边,跳动着持续推进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强劲脉搏,点滴之间展现全新变化。

  变,是颜值之变,是动能转换之变;不变,是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是转化为具体行动的举措。涪陵区委六届八次全会提出:全面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涪陵。让生产增价值、生态添颜值、生活强品质,这里已绘出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图景。

  保护生态,生态也给予回馈。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等一张张金字招牌如同一轮轮明月,以绿为底,照亮涪陵前行之路。

  实现高效能治理 生态空间山清水秀

  夏日的涪陵区水磨滩水环境生态修复工程现场,青山隐隐、流水潺潺,不少游客慕名而来。“溪谷叠翠、龙桥魅影、溪谷清流等生态节点,可以让人尽情舒展在清凉的秘境。”游客张扬说。

  在疏浚河道、解决影响支沟水质面源污染问题的同时,重塑山水底色,这是涪陵推进生态环境治理带来的新变化。据涪陵区规资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工程是涪陵区‘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中的两个示范项目之一,借助生态保护修复理念创新、实践创新,打通生态价值转换通道,未来将满足市民近郊观光、摄影、亲子等休闲游憩需求。”

  绿色生态是一座城市发展的生命线。据涪陵区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一步一个脚印,取得良好成效。

  坚持把保护和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

  涪陵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政策,严厉打击非法捕捞和违规垂钓,涪陵区渔政巡护队获农业农村部表彰,全国长江十年禁渔工作推进会在涪召开。去年以来,累计实施“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21个,完成营造林37万亩、“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3.5万亩,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395亩。“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落地见效”案例入选全市生态环境系统“双十佳”实践案例,全年无一例一般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

  集中精力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去年以来,累计完成352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实施3条市级幸福河湖建设,乌江入选市级美丽河湖优秀案例,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涪陵模式”入选美丽重庆建设第一批典型案例,长江、乌江涪陵段水质保持Ⅱ类。重点建设用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均达100%。废旧锂电池资源化回收利用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建成“无废城市细胞”111个,页岩气焦岩井场获评全市首批十大精品“无废城市细胞”,生活垃圾分类经验入选全市“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

  高效能治理,让涪陵山清水秀的美名广受赞誉。

  推动高质量发展 生产空间绿色低碳

  铺好绿色发展的底色,才有高质量发展的成色。

  “强调保护,不是不要发展。而是要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追求科学、有序的高质量发展。”据涪陵区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该区加快布局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基础支撑、创新驱动和协同共建,深耕战略性新兴产业,向改革要红利,加速产业转型升级,努力实现大保护下的高质量发展。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在这份坚定与齐心之下,涪陵大地上的高质量发展实践也全面升温。

  以“生态”带动“业态”,从吃“资源饭”到吃“生态饭”,思路转变走出发展新路。

  涪陵坚持把旅游作为支柱产业来培育,着力打造了武陵山大裂谷、816地下核工程等旅游拳头产品,推动全域旅游发展。并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1+2+X”产业体系,大力发展榨菜、中药材、生态畜牧等特色效益农业,去年成为全市唯一入列第四批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创建名单的区。

  让产业变“绿”,让“绿”变产业,转型升级再塑工业大区。

  涪陵加快构建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去年全年实现规上工业产值2471亿元、增长6.7%,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770亿元、增长8.7%。数智赋能加快推进,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30个,新增市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2个,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长10%。新增国家级、市级绿色工厂15个,居全市第一,高新区入选全国首批减污降碳协同创新试点园区。

  科技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去年累计实现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1户、市级科技型企业554户,总量分别达209户、1996户。万达薄板、太极集团等15家企业荣获重庆市企业创新奖,数量居全市第一。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达44.5亿元、增长10.3%。

  高质量发展,让涪陵绿色低碳步伐铿锵有力。

  创造高品质生活 生活空间宜居宜业

  时下的涪陵大地正勾勒出一幅城乡人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图景。

  在美丽乡村,有武陵山乡乐道村走出闭塞,呈现随处可见生态美景,处处能打卡田园牧歌,一派富春山居新景;在繁华城市,有白鹤森林公园,周边居民推窗见绿出门即景,活力与热情四射,一幅人城共生画卷。

  创造高品质生活,涪陵自觉将绿色发展理念根植其中,围绕构建“既有颜值又有气质”的城市新型生态格局,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打造城市品质升级版,持续推动城市更新,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提升城市颜值、气质,彰显美丽涪陵的独特魅力。

  去年全年,新区提速建设,集绣大道、平绣路等11条市政道路基本完工,慧谷湖互通建成通车,重庆大学附属涪陵医院高新院区开诊,新涪汇城市公园建成开放。老城提质发展,“长涪汇”成为新晋网红打卡地,涪陵展销中心主体完工,榨菜历史记忆馆建成投用,新建口袋公园4个,清溪沟、杨家湾等7个老旧小区改造完成,宏声度假村至蒿枝坝道路改造工程加快推进让市民群众的幸福感更足。

  书写乡村振兴大文章,美丽乡愁更浓郁。

  涪陵注重统筹城乡一体发展,持续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加快推进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着力增强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基础设施进一步补齐、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美化绿化,让美丽乡村走进现实,宜居宜业。

  去年以来,该区成功创建马武镇石朝门村、武陵山乡乐道村、龙潭镇新乐村等三个村为市级“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示范村”,武陵山乡角帮寨村入选第六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武陵山乡美丽宜居示范乡镇、角帮寨村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巴蜀美丽庭院示范片——江北街道大渡村等一系列提升乡村品质的市级示范项目相继建成投用,均在市级绩效评价中获优秀等次。

  高品质生活,让涪陵宜居宜业故事书写新篇。

  亮点扫描>>>

  智能建造产业乘风起航

  2023年在全市率先编制《涪陵区智能建造产业发展规划》,探索形成装配式建筑“1+3+N”核心技术体系。布局建筑机器人、新型材料等产业,加快智能建造设备制造、绿色建材等配套产业发展,已拥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钢结构生产基地、PC构件生产基地及绿色新型建材生产基地,产业基础持续夯实;成功举办“2023中国(重庆)国际智能建造产业创新大会”和“首届建筑机器人大赛”,产业名片进一步擦亮。

  城市雨污治理持续提升

  2023年,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98%,城市生活污水集中收集率达80%以上,在全市赛马比拼中均位列A档。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率100%,城市生活污泥无害化处置成果显著,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稳定运行。

  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

  2023年全面落实重庆市第5号总河长令,统筹推进水环境、水资源、水生态、水安全、水文化“五水共治”,推动全区河长制工作走深走实,2023年《清障令在涪陵区河道治“四乱”中的运用》被评为年度重庆水利“十佳案例”,2024年涪陵区获得重庆市河长制激励。(罗晶 刘玉珮 龙搏 图片除署名外由涪陵区委宣传部提供)

编辑: 刘文静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