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公益培训在重庆铜梁区月必安母婴护理中心“妇女微家”举行。现场,母婴护理专家图文并茂地讲授月嫂这一行业所需的基本技能。
公益培训现场(铜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悉,“妇女微家”是妇联组织服务延伸到妇女群众生活的最小单元,也是最前沿的妇女工作微阵地。当前,铜梁正以“巴川共坊”为载体,深化“党建扎桩·治理结网”工程,铜梁区妇联以“党建带妇建、妇建服务党建”原则,按照哪里妇女群众集中,就把“妇女微家”建到哪里的要求,因地制宜在“巴川共坊”实现“妇女微家”全覆盖,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妇联组织的温暖,精准送到妇女朋友身边。
化解矛盾的“调解室”
据了解,铜梁区在“巴川共坊”基层治理试点建设“妇女微家”,将女网格员纳入到妇联执委队伍建设中,发挥女网格长、网格员的优势作用为姐妹们“坐诊”,提高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力,“唠嗑式”调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生活困惑,让妇女群众有一个倾诉问题、化解矛盾的“调解室”。
作为铜梁区党建统领社会基层治理“巴川共坊”学林花园街坊党支部书记,何正在工作中成立起调解工作室,平时调解家庭、邻里矛盾都已经是常事。
工作人员正在调节邻里矛盾(铜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作为娘家人,她们的诉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目标。”铜梁区妇联发展部部长丁小燕介绍,依托“巴川共坊”,“妇女微家”进一步扩大基层妇女工作阵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畅通联系服务渠道。在“妇女微家”,妇女姐妹有矛盾、有心结都可以畅所欲言,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家门口。
服务群众的“新阵地”
而在巴川街道东方社区云龙巷“巴川共坊”里的“妇女微家”,附近居住的妇女只要有空,就会聚在这里做手工串珠。在“龙乡巧姐”王雪的指导下,她们手中五颜六色的珠子最后就变成了花篮、笔筒等精美的手工艺品,做出来的产品由社区统一放在网店售卖。
妇女们正在穿手串(铜梁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据了解,根据铜梁区妇联相关工作机制,每个“妇女微家”都建立起微阵地、微标识、微管理、微职责、微服务,明确了一名“微家长”,根据各自的特色和主要工作内容明确微家职责、做好活动记录,为妇女儿童和家庭提供服务更细化、视角更细微的针对性服务。
东方社区网格员姚兰就是云龙巷“妇女微家”的微家长。“社区的妇女经常聚集在‘妇女微家’开展巾帼志愿服务活动,不仅有创业创新技能培训,还有微宣讲、家庭指导服务、法治宣传、维权服务等活动。”姚兰说。
促进就业的“培训间”
在“妇女微家”创建中,微家主题还与中心大局相结合、微家家长与优秀女性相结合、微家服务与妇女需求相结合,并向农业、制造业、服务业各领域拓展,以微宣传、微创业、微议事、微维权、微帮扶为服务抓手,加强资源整合、联动联建,打通联系妇女群众“最后一公里”。
在“巴川共坊”法建小区街坊党支部,近30名妇女参加了月必安母婴护理中心“妇女微家”免费母婴护理培训。“培训知识很丰富,从产妇和新生儿生活护理、产妇的产后恢复、营养配餐、心理指导,到新生儿日常生活护理,新生儿洗澡、抚触、被动操等内容都有。”参加培训的张女士说。
这几年,依托铜梁区妇联“妇女微家”,重庆紫月阁母婴护理有限责任公司开办的母婴护理技术培训班,至今已培训人员近千人次,其中很多都是农村留守妇女。经过公司培训走上母婴护理岗位的就业人数更是超过300人。
“下一步,铜梁区妇联将继续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等重点领域,发动女企业家、巾帼建功标兵等各领域的先进典型领建‘妇女微家’,在巾帼文明岗、专业市场、产业链等女性集中活动场所分层推进建设‘妇女微家’。”铜梁区妇联副主席黄怡表示,“妇女微家”广泛联系各行各业妇女群众,将进一步扩大基层妇女工作阵地,融入基层社会治理,努力实现服务妇女“零距离”、关爱妇女“无缝隙”、联系妇女“全覆盖”。(李慧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