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六大“镇馆之宝”齐亮相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壮丽三峡》展厅上新
2024年05月18日 16:27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重庆5月18日电(陶玉莲)18日,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新改陈的展览《壮丽三峡》正式对观众开放,展览主要依托文物(标本)叙事,系统构建三峡文化故事线,该馆馆藏“十大镇馆”之宝中的六件于展厅集中展示。

图为《壮丽三峡》展厅展陈的展品。新华网发

  据介绍,《壮丽三峡》是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的代表性展览,自2005年开馆以来,常年对外开放,一直深受观众喜爱,年接待观众超200万人/次。期间,于2012年曾进行过一次改陈。针对展示内容的学术研究日渐深入,新时代陈列手段日新月异,2023年1月,三峡博物馆再次启动改陈工作。

图为展厅展示的新石器时代文物。新华网发

  整个展览共使用文物展品321件/套(703单件),其中一级文物37件/套,二级文物27件/套,三级文物93件/套。珍贵文物占比约50%,展品更新率达60%。馆藏十大镇馆之宝中的六件汇集在本展厅,分别为旧石器时代早期巫山猿人下颌骨化石、商代三羊铜尊、战国铜虎钮錞于、战国铜鸟形尊、汉代偏将军金印、汉代景云碑。

图为展厅展示的玉组佩。新华网发

  以辅助展品(展项)延伸故事线。第一部分通过大型三维数字展项“三峡形成”,让观众身临其境般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第二部分通过古代大型战船模型辅以通壁绘画,展示“王濬楼船下益州”“杨素造舰永安宫”的宏大场面;第三部分通过场景和雕塑、AI语言大模型相结合的方式,展示诗人兴会场面。

图为展厅展示的铜牵马俑及铜马。新华网发

图为展厅展示的铜碗等文物。新华网发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