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双新”引领促教学质量提升 两江新区开展高中语文五月教研活动

  以教促研,共同成长。近日,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下期五月“双新”示范区建设之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在重庆市礼嘉中学校举行。

  两江新区2023-2024学年下期五月“双新”示范区建设之高中语文教研活动在重庆市礼嘉中学校举行。

  据悉,2018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做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普通高中教育质量。两江新区随即推出《两江新区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方案》,旨在落实“双新”理念要求,协同推进教学改革。

  本次高中语文学科教研活动分为课例展示、课题汇报、学习汇报和专题讲座四个部分,旨在助力两江新区普通高中“双新”示范区建设,助力区域高中语文教师科研能力提升。

  礼嘉中学杨云侠老师以《革命文学中的诗和美——荷花淀百合花群文阅读》为主题,展示了一堂群文阅读复习的课题研究课。

  在课例展示中,礼嘉中学杨云侠老师以《革命文学中的诗和美——<荷花淀><百合花>群文阅读》为主题,展示了一堂群文阅读复习课题研究课。杨老师通过学生考试答案中的问题进行导入,带领学生回扣教材,建构诗化特征,体悟诗化小说中物象喻化的意蕴之美、人物虚化的心灵之美、环境美化的意境之美、情节淡化的中和之美。课后,重庆市为明学校向露、两江育才中学何静、两江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石莉进行现场评课,总结课堂优点,提出优化策略与建议。

  两江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石莉进行课例评价。

  当前,课题研究能督促教师寻找教育教学规律、原则、模式、策略、方法,能帮助教师转变教学理念与行为,改进日常教学方式,进而提升教学质量。在本次课题汇报中,来自不同学校的四位老师分享了他们在课题研究方面的经验。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教师张利分享群文阅读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重庆市礼嘉中学校的张利老师以《聚焦群文议题,提升能力素养——群文阅读在高考语文复习教学中的实践研究》为题,重点介绍了课题选题意义、研究过程、研究成果和总结反思,提倡促成学生由“读懂一篇文本”向“读懂一类文本”转化,以高效言语实践活动锻炼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

  重庆第一双语学校教师秦菁讲述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符号、事件、观点”积累文化故事,培养作文思维。

  重庆第一双语学校的秦菁老师分享了《文字、故事、逻辑——大单元背景下的文言文与作文结合教学研究》的课题经验,讲解了如何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符号、事件、观点”积累文化故事,培养作文思维,找到作文概念、论据及论点。

  “主题活动教学应基于真实教学困境、迫切教学需求、大单元教学要求。”重庆市两江育才中学校的侯静芸老师以《主题引领教学,活动构建阶梯——高中语文主题活动教学策略与评价研究》为主题,进行了分享和交流。她梳理了教学资源,并提出主题活动设想和主题活动教学实施原则。

  重庆两江新区西南大学附中王双颖老师则是针对经典名篇解读,提出策略探讨,通过题为《统编高中语文教材经典名篇解读策略探讨——以<春江花月夜>为例》的分享,从广泛借鉴学术论文、书籍、公众号到关注标点符号、咬文嚼字、一字立骨,以《春江花月夜》《沁园春·长沙》《阿Q正传》为例,解读出了经典名篇的魅力。

  教研活动期间,听课教师认真做好笔记。

  “语文教师要做‘语言张力’的跟随者、火炬手和放牧者,要把语言张力从头颅带入良心,并在血液中储存,要自觉向书籍学张力,向自然学张力,才能把文学的张力带给学生。”重庆市中学语文教研员钱金涛说道。重庆两江新区西南大学附中杨润雨老师整理并分享学习感受,包括所体悟到的文学的力量与教育的使命,文学社团的坚持和榜样以及教学实践的创新与启发。

  两江新区高中语文教研员石莉作题为《课题研究的价值意蕴及选题策略》的讲座。石莉通过展示问卷结果、典型案例、文件要求等,向在座教师讲明课题研究的七大意义,即总结物化实践经验、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实现教师专业发展、助力教师评职评优、培育优秀教学成果、优化教育管理方式、激活学校校本教研。

  课堂上,同学们在老师的引领下走进语文的世界,感知文学的魅力。

  石莉强调,课题选题需要体现价值性、可行性、创新型等三大原则,提供了包括课题指南、文件政策、经验优势、问题困惑、学习启发在内的五大选题途径,明确了课题名称应满足准确、简洁、规范的要求,特别对教师问卷中初步提出的课题名称一一作了修改完善,同时对每位教师问卷中提出的困惑及经验,都助力其提炼出规范的课题名称,让参会教师更加清晰课题选题的方式。

  在新课程新教材背景下,两江新区高中语文教研活动经过激烈的研讨与深入的交流落下帷幕,全区高中语文教师共同探索了语文教学的发展之路,收获了满满的启迪与感悟。作为承办学校,礼嘉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以教育科研为引领,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编辑:蒋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