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检护民生 让残疾人出行有“碍”变有“爱”

  5月19日是第34个“全国助残日”,放心出行、走得更远是许多残疾人共同的心声。

  按最高人民检察院统一部署,从今年2月至12月,重庆检察机关启动开展“检护民生”专项行动。全市检察系统正携手有关部门打造更多有温度的公共服务场景。

  公共停车场里新增的“特殊”停车位、公交车外挂的“语音助手”、自动减免的停车费,一座城市的温度就体现在这些细节里。

  “特殊”停车位让残疾人实现逛商场“自由”

  将车辆倒入加宽的停车位,再将轮椅搬出、稳稳地放置在一旁的轮椅通道上,乘上旁边的直梯就可以到达商场任意楼层。5月9日,只用三分钟就顺利完成自主停车的残疾人龚先生,向前来回访的检察官兴奋地说:“我们终于实现逛商场‘自由’了!”

  这一变化还要从潼南区检察院办理的无障碍环境建设行政公益诉讼案说起。

  2023年12月,潼南区检察院在走访联络区人大代表、区残联理事长徐小平时,收到了无障碍停车位缺少的线索。后经检察官调查核实发现,区内许多车站、公园以及路边都没有无障碍停车位,即便有也存在被占用情况。

  “几年前我就考了残疾人专用车驾照,但是每次出去都不方便停车,久而久之也都不想出门了。”走访过程中,龚先生的话道出了不少残疾人朋友面临的困局。

  今年2月,潼南区检察院联合区残联、区城管局等5家单位召开座谈会,并与区城管局进行了诉前磋商,形成了在全区增设无障碍停车位的一致意见,并请残疾人代表全程参与建设。

  醒目的黄色标志、加宽的车位、轮椅通道特意靠近电梯……截至目前,潼南城区内已新增无障碍停车位174个,超过了国家规定的标准,也实现了全区所有公共停车场和露天路内停车位的全覆盖。

  车站“小喇叭”让视障人士“听见”公交车

  近日,在合川区检察院、区交通局等单位的共同推动下,车站“小喇叭”语音助手在合川区2条线路24辆公交车开展试运行,向残疾人送上一份“助残日”礼物。

  老陆是一名中医推拿师,一级视力残疾。因为工作的地方离家较远,每次回家都要乘坐公交车。“公交车没有外置语音报站,我分不清是哪路进站了,也无法准确判断乘坐的公交车停在哪里。”老陆说,能“听见”公交车是他一直以来的愿望。

  2023年8月,合川区检察院走访区盲人协会调研时,老陆将这个愿望告诉了检察官。

  同月,合川区检察院对辖区公交车无障碍环境建设进行专项排查。检察官发现,辖区部分公交车、公交车站缺少车辆停靠信息的语音报站设施,到站公交车车内虽配置语音报站广播,但对在公交车站候车的视障乘客提示效果不明显,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经常存在多辆公交车同时进站的情况,视障群众很难准确识别乘坐车辆和停靠位置。

  “现在城区有7000余名持证的视障群众,主要依靠乘坐公交车作为日常出行交通工具。外放语音报站提示缺失,会影响他们独立、安全出行。”2023年9月,合川区检察院决定通过公益诉讼推动问题解决。

  在检察建议推动下,合川区交通局联合交调中心、公交集团等单位开始在128路、236路公交车上安装外置语音报站设备,并逐步向全区覆盖。

  “236路到站了、236路到站了……”5月8日,检察官邀请老陆等视障群众代表体验整改效果。在车站“小喇叭”大声、清晰的提醒下,老陆等人准确找到需乘坐的公交车辆。

  无人值守停车场自动减免残疾人停车费

  “滴!”5月13日,随着停车场系统识别的声音响起,作为北碚区第一个“特别改造”后的无人值守停车场的体验者,下肢残疾人王先生在无需缴费的情况下驾驶车辆顺利离场,方便快捷地享受到了停车优惠政策。

  而在三个月前,王先生还有一次不太愉快的停车体验。

  “重庆有下肢残疾人公共停车场免费停车的优惠政策,平时我给停车场工作人员核验下‘三证’(残疾证、驾驶证、车辆行驶证)就可以免费离场。但上次我将车停在了无人值守停车场,始终找不到工作人员,怕耽误别的车辆离场,我只好缴费。”王先生通过北碚区肢体残疾人协会将此事反映到北碚区检察院。

  北碚区检察院对该情况进行立案调查。“现在无人值守停车场非常普遍,调查中我们发现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人来核验残疾人的‘三证’。”检察官想到,“为什么不利用大数据手段,将核准关口前移,提前将残疾人车辆信息录入公共停车场停车收费系统,实现自动减免呢?”

  为实现数据共享,打破部门之间的壁垒,北碚区检察院联合区城管局、区国资委、区残联召开公开听证会,并邀请区人大代表、人民监督员作为听证员。

  截至5月6日,北碚区登记在册的49辆下肢残疾人专用车辆信息已同步录入32个公共停车场系统,实现自动减免。针对区外车辆不能便捷享受免费停放政策的情况,北碚区城管局要求各公共停车场在入口公示相关规定和后台服务电话,便于更多残疾人享受优惠政策。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