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达成“1+1+N”共同体优质教育资源的共建共享,全面发挥巴蜀小学国家级优秀教育成果的辐射与引领的作用,助力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4月10日,“中国好老师 巴蜀公益行”1+1+N 教育互助行动走进重庆市万盛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盛小学。
同学们带来精彩的表演。
开幕式伊始,万盛小学师生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课程展演。活力四射的韵律操、优美动听的合唱,体现了万盛小学“万绿含香 百花齐放”的教育愿景,也是学校落实五育并举,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成果。
万盛经开区党工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国致辞。
万盛经开区党工委教育工委委员、教师进修学校校长罗国表示,期望能够继续与巴蜀小学保持深入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引领和辐射更多的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共同为教育扩优提质而努力。
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李永强讲话。
巴蜀小学教育集团副校长李永强表示,希望牵手渝南线更多学校,组成学习共同体,持续发力,为基础教育改革创新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次活动围绕“跨学科教学+学教小助手”主题开展,渝南片区召集人、执行校长刘绪禄表示,这不仅仅是巴蜀小学与万盛小学两校之间的学术交流活动,更让渝南片区教师代表全程参与,让更多教师体验、学习到巴蜀小学“学科+”成果,实现了优质资源共享,体现了巴蜀小学的辐射带动作用。
课例《身体上的尺子》。
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可以让课堂焕发出不一样的色彩。巴蜀小学的“学·教小助手”资源满足了教师的个性教学需求。巴蜀小学青年教师张帆老师在跨学科课例《身体上的尺子》中运用到“学·教小助手”课程资源,在进行课程设计时坚持“兼顾学科性与综合性”“加强问题性和开放性”“重视实践性和创新性”原则,不仅关注学习内容的革新,更是通过信息化方式促进学习方式转变。该课堂引导学生在经历用身体上的尺子测量物体时,在“做中思、做中创”,在积极主动投入问题解决和同伴交流中,感受多个学科、领域的融合,提升核心素养。
课堂现场。
万盛小学青年教师邓婷婷执教跨学科课例《Vitamin C in fruits》,以维C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科学原理,通过情景创设,让同学们利用科学原理寻找出家乡盛产的水果中的“维C之王”。在“学·教小助手”的使用中,学生通过教师引导,不断深化理解主题,了解家乡水果的不同特征,形成健康的饮食观念,同时培养爱科学、热爱家乡的情感,实现语言学习与课程育人的融合与统一。
巴蜀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组大组长魏寿煜老师作《跨学科主题落地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
课例结束后,巴蜀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组大组长魏寿煜老师作《跨学科主题落地课堂的探索与实践》主题讲座,她从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什么、为什么,深入浅出解读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内涵界定和课标要求,并以巴蜀小学为例揭开了跨学科主题学习在一所基层学校落地生根的密码。最后魏老师结合两节现场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例进行点评,她表示,两位老师都站稳了学科立场,从学科出发,立足课标,立足教材,又能基于学生的真实生活主动跨界,让学生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将学科与学科之间、学科与真实生活建立联系,有效达成核心素养在课堂上的落地。
在 “学•教小助手”推广环节,李永强聚焦“学·教小助手”的开发目的、结构设计、使用方法,展示了巴蜀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升级过程中,实现的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李永强表示,教育数字化发展需要尊重教育规律、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助力教育升级并真正赋能教育现代化,最终服务于创新人才培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期待更多老师能够加入“学·教小助手”志愿者团队,以团队的方式来沉淀智慧、遇见未来。
学术交流现场。
在下午的学术交流中,巴蜀小学和万盛小学及牵手学校一起开启沙龙互动,在对话中共同经历,彼此滋养。刘绪禄从“激励机制之——团队评价”,介绍了学校的团队建设评价机制是如何激励教师的发展与成长;巴蜀小学教师崔建君聚焦《评价驱动 班级管理》,以学校班级管理、一线老师班级管理的评价案例入手,直观呈现巴蜀评价改革是怎样提升学生的自我领导力与自主管理能力。会上,大家围绕学校管理重点展开了热烈讨论。
大家纷纷表示,渝南教育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在具体的教学中落实跨学科主题教育,通过技术赋能的方式来推进课堂教学数字化转型,为渝南片区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据悉,“1+1+N”巴蜀互助志愿者行动以文化互助为抓手,以成果推广为核心,让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助力教育均衡发展。未来,巴蜀小学将进一步推进“1+1+N”项目落地生根,为城乡学校互助发展共同体做出应有之为,促进公平而有质量的城乡教育融合发展,探索出一条实践创新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