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事存在三个争议:男保洁员是否侵犯了张女士的合法权益?商场和清洁公司、男保洁员是否应当承担责任?张女士损害应当如何补偿或赔偿?”3月20日,在“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集中接待当天,化龙桥街道永嘉路社区法律顾问、北京市中伦文德(重庆)律师事务所执业女律师李金鹃耐心地向纠纷调解当事人梳理法律点,最终各方均作出让步,当场签订《人民调解协议书》。
“区司法局为全区每个社区都配备了社区法律顾问,除了集中接待日,每周固定时间也会在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室)现场提供服务。社区法律顾问可以面向辖区群众、企业提供免费法律咨询服务,也可以聚焦新修订的行政复议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开展普法宣传,还可以参与邻里矛盾纠纷等调处化解。”渝中区“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接待日更好开展,已在全区79个社区“一对一”配备了法官、检察官、警官、律师316人,采取集中接待、定点接待和日常服务等多种形式开展服务。
连日来,“平安渝中”网格接待日工作专班会同有关部门街道,组织“三官一律”走进学校、企业、养老院等,开展法治宣讲、以案释法、法治体检等,还通过入户走访、现场办公等方式,全面收集并解决企业、群众诉求,持续开展送法上门。
渝中区法院在走访辖区重点企业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过程中,对于企业提出的关于优化保全措施、惩治恶意欠薪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回应。“执行局将认真研究相关企业在民事财产保全和执行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健全和完善相关工作机制,依法保障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渝中区法院相关负责人说。
渝中区法院走访企业
贴民心、接地气的法律服务不止于此,除了“走出去”,还有“请进来”。近日,渝中区法院邀请两江新区金山小学50余名学生走进法院,开展小公民法律课堂、案件审理旁听、模拟庭审等一系列普法教育活动。在观摩了一场盗窃案刑事庭审后,同学们还与法官一起开展了“模拟庭审”。扮演审判长、审判员、公诉人、辩护人等角色的同学各司其职,生动演绎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环节。“沉浸式”体验让同学们在寓教于乐中学习了法律知识,了解了法院职能。
渝中区法院开展小公民法律课堂
说起青少年健康成长,少不了“莎姐”检察官们的履职尽责。“同学们,你们遇到过校园欺凌吗?如果遇到了,你们又会怎么应对呢?”近日,渝中区检察院走进重庆市第66中学、重庆复旦中学等校园,“莎姐”检察官范晓雯、吴筠等人围绕未成年人享有的权利、预防校园欺凌、预防性侵害等内容,结合多个案事例引发学生对自我保护的思考,并通过互动讨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测试等,让同学们“身临其境”地感受校园欺凌给被欺凌者带来的伤害。“不当施暴者,也不当被欺凌者。”“对待同学,我们应该宽容友善,绝对不能使用欺凌的手段。”在“莎姐”检察官的引导下,同学们表示将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文明守纪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莎姐”检察官进校园讲授法治课
法治课堂走进校园成为提升师生法律意识、增强法治观念的重要途径。渝中区公安分局将防校园欺凌、禁毒、交通安全、防火、防溺水、防电信网络诈骗、预防帮信犯罪等知识宣讲作为常态化工作开展,通过加强重视程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扎实推进法治校园、平安校园建设。
“我宣誓,不做欺凌者、不做受害人、不做附和者、不做冷眼旁观者,一起对校园欺凌说‘不’!”4月1日,重庆大同实验学校1100余名学生在国旗下共同宣誓。
“学生对校园欺凌要做到‘三不’:不做受害者,不做欺凌者,不做附和者或冷眼旁观者。”渝中区公安分局解放碑派出所民警卯颜铭以专业且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向重庆大同实验学校的师生们讲解了校园欺凌的概念及其具体表现形式,并就如何应对欺凌、预防欺凌等问题给出了具体建议。为强化“家校社”协同防治校园欺凌,大同实验学校与家长建立起沟通机制,并联动警校、社区,共建平安校园。
渝中区公安分局民警开展防范校园欺凌宣讲活动
此外,为进一步提高辖区群众防骗意识,有效预防和遏制电信网络违法犯罪,切实保障辖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日,渝中区公安分局七星岗派出所联合辖区医院、养老院开展“防范电信诈骗·打击整治网络谣言”宣传活动。民警通过宣传资料发放、典型案例解析等方式详细讲解了常见电信诈骗套路、网络安全知识、电信诈骗和网格谣言识别方式,以及传播网络谣言可能带来的法律责任和后果。在针对辖区养老院老人们开展的宣传活动中,民警围绕“科学保健防骗局,养老投资需谨慎”等内容以案释法,深入浅出地引导老人们守住养老钱,进一步提升了群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犯罪的意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