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乡村振兴看竹溪 | 党建引领乡村发展 “校村”携手描摹竹溪美卷

  “工作必须用心、用情、用力。”“要充满干事创业的激情和奋发有为的热情。”……在这里,乡村的发展与一群人紧密相连。

  两年前,重庆邮电大学与开州区竹溪镇建立对口帮扶关系,开启“校村”合作。为加强乡村振兴工作的党建引领,2023年6月,重庆邮电大学成立了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特设党支部(简称:特设党支部)。

  竹溪镇以特设党支部促管理,建强了一支有担当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伍,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增强队伍团结凝聚力。以特设党支部促党建,加强示范带动,做好宣讲教育,开展志愿服务,带动帮扶村党支部党建工作走深走实。

  一批来自重庆邮电大学的教职员工投入乡村振兴事业,他们牢记第一书记职责与使命,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立足各村实际情况,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扎实推动驻村工作取得实效。

 增收致富靠产业

  “要增强内生动力,推进产业发展。” 青吉村驻村第一书记张大林说。

  来到青吉村后,张大林第一时间对全村做了全面调研,结合青吉村自身情况,制定了发展思路。走访中,张大林发现周边有许多家庭作坊式服装厂,村里中年留守妇女较多,具备劳动力资源。如何把这些资源有效利用?为此,他萌生了开办服装厂的想法。

  去年5月,青吉服装有限公司正式运行,提供就业岗位近20个,7个月时间内为村民务工和村集体经济增收80余万元。服装厂成立后,在张大林的协调下,青吉服装厂与重庆邮电大学签订了三年的学生军训服装和床上三件套订单,共计300余万元。

  除了开办服装厂,张大林还推动成立了 “乡韵青吉”电商服务平台,助力村民农产品销售。“下一步,我们要培育‘乡韵青吉’系列产品,通过电商引进一些项目,合理引导村民养殖种植,打造‘集体引、村民产、电商卖’的产业链。”

  驻村第一书记们通过夯实产业,带动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石碗村成立了李子和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利用帮扶资金做好李子和花椒产业管护;高峰村利用帮扶资金建设李子园和附带林下经济作物种植的沃柑园……

  因地制宜,产业开花,竹溪镇走出了一条条乡村发展道路。

  乡村生活焕新颜

  在白云村,打开水管,清澈的自来水流出。曾经,村民们还在为饮用干净的水发愁。

  “管道老化、水质差、无人管理……刚到这里的时候,很多村民反映饮水问题,有些家庭甚至无法使用自来水。”白云村驻村第一书记易军介绍。

  为了尽快解决居民饮水问题,易军结合工作实际,及时召开会议商议确定白云村人饮管道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进行管道布局和设计。在他的推动下,利用重庆邮电大学帮扶资金,历经2个月的时间,更换了本村6个社约15000米的人饮管道改造项目。同时,对改造后的管道进行测试,确保水质达标和供水正常。

  “我们还建立了管道的维护和管理机制,确保长期稳定运行。安排人员专门管理维护,确保每家每户正常饮水。”易军说,项目的落地为全村村民提供了清洁、安全的饮用水,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

  之后,白云村还利用重庆邮电大学帮扶资金完成白云村乡村振兴“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00盏,院坝灯135盏,修复路灯30盏。

  在竹溪镇,驻村第一书记们切实为村民解难题,办实事。石碗村完成修建5、6、7组公路硬化工程施工,极大地方便了村民出行;青吉村解决了群众线路隐患、交通安全、厕所整改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40多个……

  在一件件小事中,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为乡村发展出谋献策,推进人居环境治理和乡风文明建设,让乡村生活日新月异。

 教育帮扶惠民生

  如何利用好高校资源优势,助力乡村教育发展?驻村第一书记们多措并举,为当地教育事业建设添动力。

  为推进教育硬件设施建设,大海村驻村第一书记联系重庆邮电大学为石碗中心小学、大海村完小捐赠计算机30台,建设了多媒体网络教室。

  石碗村驻村第一书记为石碗小学募得30套价值16000余元的新羽绒服,捐赠价值3000元的足球、篮球、乒乓球等体育用品,价值近10000元图书读物500余本,价值40000元电脑10台。

  为推进乡村阅读资源建设,升级农家书屋,大海村开展了“书香暖大海”图书募集活动,募捐少儿图书及绘本2000余册。开展留守儿童微心愿活动,争取图书捐赠、爱心礼包等折资4万余元。

  青吉村、白云村还通过举办主题为“发挥驻村干部优势,助力学子高考”的活动,邀请了专家对本村高三学生进行考前指导、考后跟踪、志愿填报咨询与指导,切实帮助学子圆梦大学。

  “特设党支部成立以来,抓实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不断增强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强堡垒、创特色、增活力,充分发挥了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该负责人表示,要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彻到全镇事业发展的各环节、各方面,健全抓党建带全局的工作体系。

  特设党支部的5名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在乡村治理中当先锋、作表率,有力推动干事创业。他们在竹溪广阔的大地上留下了足迹,绘制出乡村新画卷。(彭祎琦)

  

编辑:彭祎琦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