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刷掌乘车 重庆轨道交通有望率先应用这项新技术

  不用刷卡,不用扫码,也不用刷脸,只需伸手,就能刷开轨道交通车站的闸机——这种新奇的“黑科技”,有望应用在重庆轨道交通线上。近日,英特尔公司透露,该公司联合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了融合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系统(AFC),将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应用于城轨交通场景。目前,该技术正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进行测试使用。

3月20日,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金鳌山站,媒体记者正在体验“刷掌”乘车。受访者供图

  “抬手就能进站”是什么体验?3月20日,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金鳌山站,记者现场进行了体验。

  与人脸识别、指纹识别一样,掌静脉识别也属于生物识别技术的一种。首次使用掌静脉检票系统前,需预先录入掌静脉纹理特征至服务器。在掌静脉纹理特征采集过程中,只需将手掌悬空放置于采集器上方10余秒,经过二次验证确保信息准确性后,即可完成录入。

  完成掌静脉纹理特征录入后,记者来到了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金鳌山站,只见进站处设置了应用掌静脉检票系统的闸机。根据提示,记者将手掌置于识别区上方8厘米左右,闸机瞬间便开启,速度跟扫码进站、刷脸进站差不多。

  不过,这种“刷掌”进站的方式,市民暂时还无法体验到。据了解,目前,此项掌静脉检票系统尚处于测试应用阶段,仅限轨道交通企业内部员工和为轨道交通提供服务的相关单位人员免费进出,不对乘客开放。

  据悉,上述掌静脉检票系统,由英特尔与佛山育脉科技有限公司(下称“育脉”)、深圳市锐宝智联信息有限公司(下称“锐宝智联”)、上海华铭智能终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华铭”)共同打造。该系统的误识率达到了千万分之一,误拒率(FRR)为十万分之一,其部署在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上进行测试,单次掌静脉识别速度已可达100-200毫秒,可以满足百万级应用场景需求。

  后续,相关各方将联手开发第二代产品,持续优化性能。同时,英特尔公司及其生态合作伙伴会根据测试应用情况及重庆的计划,与重庆相关方面共同推进掌静脉检票系统项目正式落地应用。如若顺利,重庆轨道交通18号线有望成为国内第一条全线开启“刷掌”乘车方式的轨道交通线路。

  近年来,伴随着移动互联网、近场通信等技术的发展,城轨自动检票机正在集成更多数字化功能,以加速乘客出入检票机的效率,并为更多乘客提供便利,这使得AFC系统应运而生。

  然而,AFC系统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诸多挑战。例如,其性能不足以支撑生物特征识别等新型数字化应用负载,宽温及震动等因素影响设备稳定性与可用性,设备成本压力影响城轨运营收益等。为应对上述挑战,专业从事自动售检票系统与终端设备研发工作的华铭,推出了应用掌静脉特征识别技术的检票机注册、识别、验证一体化系统解决方案。该方案以育脉掌静脉特征识别算法为核心,以基于英特尔架构的锐宝智联新一代高速、高可靠边缘计算盒为载体,共同应用于华铭智慧检票机系统,能够对乘客手掌静脉特征进行快速精准检索,实现用户手掌快速识别并过闸通行,可有效缓解高峰时段乘客拥挤的问题。

  “如今,AFC系统在加速交通运行效率、方便乘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价值,而AFC系统的数智化变革则依赖于掌静脉特征识别等更多创新技术的应用。”华铭副总经理付强说,“我们希望帮助用户部署更加智能的AFC系统,使城轨交通运行更高效、安全、可靠、环保,从而助力实现智慧通行。”

  据介绍,掌静脉识别技术在 AFC 系统中有着广泛应用前景。与传统验证方式相比,掌静脉识别更加高效,可有效解决二维码识别等技术可能存在的因手机网络不稳定、低电量关机等情况带来的问题。同时,还能够防范二维码盗刷等风险,提高用户资金的安全性。

  英特尔网络与边缘事业部中国区行业销售总监谢青山表示,面向未来的智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英特尔正在深化面向城市轨道交通的生态建设,衔接上下游生态参与者,构建一体化智能城市轨道交通方案,推动云计算、边缘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深入落地,帮助用户提升交通效率、维护城市交通安全有序运行,并催生更多创新应用成果。

编辑: 朱俊洁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