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第十三届全国公路养护学术年会”在重庆开幕,公路养护领域的专家、学者、技术骨干等以“绿色智能美好交通”为题,共同分享了养护新技术新成果,破解养护痛点和难点。会上,重庆高速集团结合重庆高速公路山高、桥多、隧道密等特点,分享了在长期养护实践中取得的经验和成果,全面推广具有重庆辨识度的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模式。
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
在养护施工期间,如何才能减小施工对车辆通行的影响?重庆高速集团旗下养护企业通力公司总经理张伟介绍,如果对高速公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或者大修,就需要使用一系列大型养护设备,占道路线长、占道施工时间长。重庆高速集团多采取路面就地热再生工艺,此工艺更环保更绿色,也更快捷,每分钟可达到2—3米,较传统的挖补作业,可大幅缩短施工时间,极大缓解施工中的交通压力。此工艺可实现沥青路面材料近100%循环利用,是重庆高速集团在推进绿色养护绿色发展的具体实践。
门型护栏
安全是高速公路建设养护的根本。针对重庆山区高速公路弯道急、长纵坡路段多,安全风险大等特点,重庆高速集团在日常的抢险救援和养护施工中不断摸索,自主创新研发了高速公路中央分隔带门型护栏,在重庆市高速公路多个路段广泛运用。该种护栏通过横向连接方式,将原本独立的两条护栏形成一个“门”型,当一侧护栏遭遇撞击时,另一侧护栏能通过门型连接提供支撑,形成强大的阻挡合力,具有一定的缓冲距离,可有效防止车辆在交通事故中穿越对向车道造成二次事故,极大地提高了高速公路的安全保障能力。
绕城高速路容路貌
为提升驾乘人员的行程舒适性,近年来,重庆高速集团通力公司在高速公路养护管理上布局了30个养护基地,构建起了全时、全域的技术服务网络体系。每个养护基地除应急抢险救援任务外,几乎每天还会对高速公路进行日常维护保养,通过长期的标准化养护,实现路容路貌常态化保持,并进行一些精细化提升,比如清扫沿途垃圾,冲洗护栏板,修剪行道树和中央分隔带绿植,从而减少驾乘人员的压抑感。
三角梅走进服务区
重庆高速集团还在“美丽高速”建设上持续发力,充分利用高速公路周边闲置土地,打造了总规模达600余亩的现代化苗木基地,大量培育三角梅、红叶石楠、杉木、楠木等绿化品种。在高速公路绿化养护中,持续调整品种结构。比如在中央分隔带、边坡、立交匝道、服务区、收费站,栽植各类三角梅、紫薇等,让高速公路美化靓化香化,营造出“点成景、线成荫、片成林”的绿色通道,助力打造重庆高速公路绿色生态长廊。
当前,智能智慧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工作中,高速公路智慧养护也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据介绍,重庆高速集团通力公司已建立起高速公路大数据养护中心和数字化养护平台,并将与高速公路养护企业、科研院校全面合作,在数字高速、绿色养护、智慧养护等方向进行深入探索研究,着力打造检测、设计、材料、养护施工一体化,通过大数据应用为养护决策科学化提供更有力的支撑,实现高速公路病害早发现、早治理,全力保障高速公路的畅安舒美,为全国山区高速公路养护打造重庆“样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