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典型是社会的标杆、时代的脊梁,是你我身边的感动,他们用实际行动刻画着新时代的价值年轮,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激励着人们见贤思齐、争做先锋。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宣传和弘扬先进典型事迹和精神,渝中区手绘先进典型主题活动即日起正式启动,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方:中国共产党重庆市渝中区委员会宣传部
渝中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渝中区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承办方:新华网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分公司
二、活动时间
即日起至2024年3月10日
三、征集对象
面向社会广泛征集
四、征集内容
以2023年度渝中区获评全国全市先进典型和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为主题。以先进典型事迹为创作原型,在此基础上通过艺术加工进行手绘创作。(注:人物素材见附件)
五、作品要求
(一)内容要求
以手绘形式呈现先进典型动人瞬间,可根据先进典型事迹进行想象创作,不限于附件照片中的场景,要求生动、感人,能够体现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和社会价值。
(二)形式要求
手绘作品形式不限,可采用素描、水彩、油画、漫画等形式,无需装裱。
(三)尺寸要求
手绘作品尺寸原则上要不低于A3纸大小(297mm×420mm)。
(四)报送要求
每幅作品需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介绍先进典型的事迹和精神。同时,注明作者姓名、联系方式和所在单位。作品以电子稿形式提交至yzxj5530@163.com邮箱,提交格式统一为JPG、JPEG格式(分辨率不低于300DPI),电子稿保持画面清晰,不对电子作品进行添加边框等形式装饰。原稿寄送至承办方以做后期展示。地址:重庆市渝北区新南路181号新华社(重庆分社),收件人:曹妤17725020427(注:邮费自理)
(五)版权要求
作品为原创,严禁抄袭、剽窃,若有抄袭、剽窃等任何侵权行为,一经发现,取消评奖资格。投稿作品若涉及到著作权、名誉权、隐私权等任何第三方权益及产生的任何侵犯版权或知识产权纠纷,一切法律责任均由投稿者本人承担。
投稿作品一经采用,其使用权、发表权及改编权均归主办方所有,主办方有权将其用于画册、展览及相关活动推广等。
六、奖项设置
最终选出20个优秀作品,设立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3名,颁发荣誉证书和奖金(一等奖3000元;二等奖1500元;三等奖500元)。
注:获奖作品荣誉证书由主办方盖章;奖金含个人所得税,由承办方代扣代缴。
七、其他事项
(一)为确保评选工作的公开、公正、公平,并体现专业性、权威性,在最终获奖结果产生前不对外公布;主办方、承办方所属职工均不参与作品撰投环节,仅参与评审环节。
(二)投稿人需提供真实姓名、身份证明和准确联系方式。
(三)为方便评审,所有参加征集人员不得把作者相关信息体现在作品中。
(四)奖金个人所得税由承办方代扣代缴,机构或个人在投稿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费用自理。
(五)本活动解释权归主办方所有,参加本次征集活动即视为同意并遵守本次征集活动各项规则。
(六)主办单位对获奖作品拥有所有权及修改、使用权,不再另付报酬,入选个人不得自行使用或转让第三方。
联系方式:曹妤(新华网)17725020427
秦艺珈(渝中区)13883622705
附件
先进典型参考资料(先进事迹和图片)
杨浪浪
杨浪浪,重庆市人民小学校党委书记、校长,2023年全国最美巾帼奋斗者。她非常关注和支持边远区县教育,真诚参与支教送课活动,足迹遍布重庆所有区县。在她的带领下,学校以帮扶带进步,开展“百校牵手”“领雁工程”,通过影子校长工程、教师“1+1”跟岗研修、重庆市中小学教学领域高层次人才示范引领项目与全市108所县级、乡村学校建立帮扶机制,促进城乡共进,助力教育均衡,赢得了广大兄弟学校的一致好评。
傅江丰
傅江丰,重庆市公安局渝中区分局望龙门派出所社区民警,2023年第三季度“见义勇为”中国好人。2023年3月24日中午,一男子被卷入长江漩涡,命悬一线,听到江中传来呼救声,路过的傅江丰果断扑进冰冷的江水中,奋力一把将对方推出激流,而他却因反作用力,陷入漩涡被冲进两艘趸船中间夹缝,后凭借丰富经验,成功脱险。这并非傅江丰第一次见义勇为。他曾多次参与救助溺水群众,也曾参与民房救火,还曾背着奄奄一息的患病独居老人紧急送医。作为社区民警,他将社区警务室打造成便民服务站,细心照顾放学后无法被接走的孩子,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与关心。
廖正步
廖正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重庆市巫溪县田坝镇双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2023年第三季度“敬业奉献”中国好人。2021年5月,廖正步到田坝镇双箭村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利用7000亩林地、2000亩农地,帮村民在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建设肉牛养殖场,拓展新产业,使双箭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正群、赵良铭夫妇
陈正群,渝中区菜园坝街道珊瑚湾红帆物业服务中心环卫清洁队长兼垃圾分类指导员;赵良铭,渝中区环境卫生管理服务中心菜园坝环卫所退休工人,2023年度感动重庆十大人物。1988年冬,夫妻俩新婚不久,遇到被遗弃重病弃婴,确诊哮喘、癫痫、漏斗胸等无法根治重病后,依然决定养育孩子。因无力支撑高额医疗费,他们放弃城市打工,回老家给孩子治病。孩子常发病,他俩硬是在十几里山路中踩出危险小路,争取救命时间。儿子1岁不会爬,丈夫跪地教儿同爬,3年后奇迹般能蹒跚独行;7岁查出严重智残;8岁再次重病住院,他俩借遍亲友继续治,丈夫工作1年零3个月才还清。35年来,夫妻俩以远胜亲生父母的爱、责任与耐心,牵着儿子从襁褓走向壮年,用12775个日夜的温润时光,治愈一个残疾弃婴病痛与哀伤。
聂世明
聂世明,渝中区城市无害化管理中心业务股副股长,2019年“敬业奉献”中国好人。聂世明常年奋战在疏通下水道、清理化粪池的最前线,在平凡岗位上任劳任怨,为城市环卫事业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用26年的时间,以“宁愿一人脏,换来万人洁”的精神,生动演绎了一名城管人爱岗敬业的新形象、新风采。对分布在渝中区23平方公里范围内公管化粪池、弃管化粪池位置及其情况他了然于胸,心中有数,对社会单位化粪池更是挨家挨户的摸排调查,渝中区居民称赞他为“当代时传祥”。
廖泽萌
廖泽萌,渝中区时代天街新就业群体团支部书记、蜂鸟众包蓝骑士,2022年第四季度“敬业奉献”重庆好人。作为团支部书记,她通过参与辖区志愿文明劝导,一对一帮扶困难群众,主动担任“小巷管家”等工作,参与街道的社会治理。作为骑手,她每天爬坡上坎送单40多次、步行近2万步、骑摩托60余公里,确保外卖准时送达。2022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外卖运力紧缺,廖泽萌主动参与一线运输工作,连续十余天从早跑到晚,把蔬菜、药品等物资送到市民手中。廖泽萌的事迹多次被新华社、光明网、重庆日报等官方媒体报道。曾获2022年“重庆五一劳动奖章”“最美快递小哥”等荣誉。
曾凡彬
曾凡彬,重庆市渝中区人和街小学职员。2023年第四季度“助人为乐”重庆好人。原本是以自驾游玩、欣赏风景为主的摩托车车队,在曾凡彬倡议带动下,却变成了帮助他人、热心公益的“爱心车队”,团队人数现有600余人。10年来,他同“爱心车队”一起走遍合川、丰都、酉阳等区县30余所山区小学,还延伸至四川、贵州等邻近省份,累计资助贫困山区2800名儿童和350名农村孤寡老人,捐赠物资价值50多万元。同时,他和8名队员持续资助四川凉山和重庆江津、合川、巫溪的23名贫困学生生活学习费用,帮助他们实现“求学梦”。
李志强
李志强,渝中区至善行志愿服务中心副理事长,2022年重庆市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最美志愿者。十年来,由他发起的为巫溪山区儿童助学圆梦的筹集物资善款累计超过100万元,吸纳社会爱心人士和爱心商家120余户,开展活动超过40余次,爱心助学100余人,每年暑假帮助山区孩子勤工俭学,已资助4名山区孩子完成大学学业,累计惠及人群超过5000人。
阮洋洋
阮洋洋,渝中区较场口消防救援站站长助理,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他入职17年来,参与灭火救援任务近万次,面对“全灾种、大应急”新的职能定位,主动对标短板,参加了水域、山岳、应急救护等专业技能培训,先后参与处置了长江5号洪峰过境抗洪救援、“5.20”渝中区怡景大厦火灾救援、“12.3”渝中区朝天门窗帘城火灾救援等战例,曾连续奋战清淤72小时。积极参加各级比武竞赛20余项,荣获全国消防救援队伍训练标兵、全市“巴渝工匠杯”灭火战斗员决赛第一名。因为训练和作战,阮洋洋全身上下伤痕累累,做过膝盖和脚踝韧带手术两次,但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从未在任何一次抢险救援任务前退缩。2022年被授予“重庆市青年岗位能手”、全市“巴渝青年技能之星”称号。
康宁
康宁,重庆渝康宁蜀绣艺术研究院艺术总监,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她幼时因意外失聪,带着听力残疾坚持耕耘蜀绣事业四十余载。学艺阶段历经艰辛,但她从不轻言放弃,用数倍的刻苦弥补先天的不足,不仅让重庆蜀绣文化重获新生,还开辟出一条以蜀绣文化为载体的欣荣大道。怀着传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担当,她克服了语言和听力上的重重困难,手口相传地将蜀绣技艺传播到每一个热爱蜀绣的人手中。其作品《谜》获得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金奖、《谐和》获得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金奖、《国色天香》获得中国产业博览会金奖。2022年荣获中国第八届“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称号。
赵孝英
赵孝英,陆军特色医学中心胸外科护士长,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作为护士,她25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工作在临床一线;作为退役军人,她脱下军装仍是兵,积极参加抗击埃博拉医疗队远征、汶川大地震救援等非战争军事行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赵孝英主动请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坚守83天,成功救治患者348名。在最吃劲的时候,她每天工作12个小时,最长的时间达20多个小时,大家称她为“拼命三娘”。她说“虽已脱下军装,只要祖国需要,我时刻准备上战场”,获评“全国最美抗疫人物”“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称号。
邓洁
邓洁,渝中区两路口街道残疾人专职委员,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她肢体三级残疾,从事残疾人工作十四年。大学毕业不久,邓洁就踏上了残疾人工作专委岗位,对于残疾朋友的困难,她总是能感同身受,做到急人之所急、想人之所想、解人之所难,真正成为了他们的贴心人、自家人。疫情期间,她把残疾孤儿、孤老、独居重度残疾人等作为重点服务对象,通过电话、微信时时问候随访,提供代买等服务进行关心帮助。了解到部分独居的重度残疾人由于身体不便造成了临时性生活困难,她挨家挨户送去慰问物资。放心不下辖区的独居一级视力残疾人崔某,她经过一周的多方打听与其取得了联系,了解到外出购物成为他目前最大困难,邓洁连续三周定时上门送菜,用细微周到的服务驱散疫情的阴霾。2021年获得渝中区残联系统“最美残疾人工作者”称号。
李富强
李富强,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西部公交二分公司驾驶员,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他爱岗敬业,练就过硬驾驶本领,从一名公交驾驶“小白”成长为技术能手。他见义勇为,在一辆私家车失火时主动上前灭火,争取了“黄金时间”。他助人为乐,坚持背行动困难老人上车,得到了家属的好评。他不顾自身安危,协助派出所民警抓捕吸毒人员,多次在公交车上抓获扒手,保障乘客财产安全。一天他驾驶着408路公交车经过河运路口车站,发现公交站台上有人持刀争执,为了车上乘客的安全,他把车开出了一百多米再停下,请乘客们帮忙报警后下车一把夺下男子手上的刀,将两人交给巡逻的交警带走,避免了恶性事件的发生。先后荣获“重庆市岗位服务明星”“重庆市十大热心市民”称号。
杜贤利
杜贤利,生前系渝中区大溪沟街道双钢路社区党委书记,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她是推动老旧社区治理的优秀基层工作者,始终以赤诚之心服务社区,疫情封闭期间,她引入超市设立便民服务点送菜上门,进行一站式服务。她勇于创新,积极探索出“政府支持+社会协同+居民出资”等社区治理创新模式;探索打造了渝中区第一个示范社工室;牵头创办铁魄钢魂诗社,定期出版居民自创诗刊;开设渝中区首家社区食堂,深受辖区居民群众好评;2020年双钢路小区成为全市老旧小区改造试点小区,她带领社区同志夜以继日参与改造,让小区面貌焕然一新。2021年6月,她在工作中突然感到头痛欲裂,被确诊为脑血管瘤破裂。2023年1月,因病去世。曾获“渝中区优秀党务工作者”“渝中区优秀社区工作者”“渝中区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郑殷青立
郑殷青立,渝中区大坪小学校教师 ,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三尺讲台,是她一生坚守的阵地,教书育人,是她一生不变的情怀。从教三十年,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满腔热忱和高度的责任感,以绣花功夫精心培育了近三百名“祖国的花朵”,倾心指导了一个又一个的青年教师,深得学生的尊敬、家长的信任、同行的肯定。即使身患肺癌仍心系讲台,三个月内两次手术,第二次术后出院当天便投入工作,忍着伤痛坚持教学研究。三十年初心不改,三十年筚路蓝缕,她从一名普通的青年教师,成长为学校的教导主任、市骨干教师、渝中区名优教师,获评渝中区“优秀班主任”“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朱佳云
朱佳云,渝中区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理事长,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他自筹资金,创办渝中区圆梦助残公益服务中心,旨在帮助残疾人改善生活环境,提高生活质量。他带领中心分批次为重庆30个区县的盲人按摩从业人员提供送课上门、技能提升服务,累计服务1000余人次;招募10名助残志愿者,帮助50户困难重度残疾人走出家门参加“五个一”文化活动;组织残疾人专场招聘会,帮助近100名残疾人寻找就业岗位;美专校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一角咖啡”,并以此为孵化基地,培训15名残疾人掌握咖啡制作技能,解决就业20余人。他总结梳理残疾人关于康复、就业和维权等各个方面诉求100余条,参与编写《渝中区残疾人保障和发展十四五规划》,努力为帮助残疾人得到更好保障献计献策。
黄映雪
黄映雪,渝中区公安分局警务技术三级主任,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她毕业于重庆医科大学医学检验专业,23岁加入公安队伍成为了一名法医,是重庆公安系统第一批从事DNA检验的人。2021年,凭借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经验,黄映雪主动扛起“团圆”行动的工作重担,两年多来帮助27个破碎家庭团圆,作为DNA专业授权签字人,每年出具相关鉴定文书数百份。“团圆”行动工作千头万绪,大量数据清理、录入、分析,落地核查、求证、确认,都需要亲力亲为,加班加点早已成为她的一种常态。在目睹一个个父母与孩子失而复得的悲喜交集的场景后,她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身为一名人民警察的使命和责任,被群众亲切地称为“了不起的警花”。
吕真
吕真,女,57岁,曾家岩书院创始人,第二届“感动渝中十大人物”。她是书院创始人、新闻记者、影视导演、制片人和独立策展人。她用4年时间,拍摄了400集关于重庆的小型纪录片,纪录片的主角包括300多位重庆人以及重庆4次筑城史等,展现了重庆人的坚韧、执着、顽强和包容。2017年创办曾家岩书院,将其打造为全国文化领域和文物活化利用领域的文化地标,并免费向公众开放。2019年,曾家岩书院成功入选国家文物总局《文物建筑开发利用案例指南》。作为总制片人、第一出品方,摄制红色题材电影《最后58天》,塑造了红岩革命烈士群像。
扫描二维码下载报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