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分类的生活垃圾,我想要兑换积分。”
“恭喜阿姨,你近期已经累积两个积分了。”
“那我要兑换一瓶矿泉水。”
“没问题。”
11月2日,重庆市垃圾分类治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璧山区召开。会议现场参观了璧山区居民小区、公共机构、学校和农村垃圾分类示范点,深入了解了垃圾分类工作推进情况。
这场发生在璧山区大兴镇船形村的对话,瞬间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村里大部分都是老年人,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的时候,大部分人都不懂,也不愿意学,为了激起大家的兴趣,我们采用积分制,设立积分兑换超市,居民可以把厨余垃圾在家分好类拿下来投放获得积分,后续可以兑换矿泉水、洗衣液等生活日用物品。”大兴镇船形村垃圾分类工作人员曾维维告诉记者,经过一段时间的开展,居民都愿意参与进垃圾分类当中来。
“现在我们每天都把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攒了好多积分,不仅可以兑换好多物品,生活环境也越来越干净了,大伙都愿意参与进来。”船形村村民李阿姨说,如今村里用垃圾分类兑换物品是很常见的一幕。
而这只是重庆深入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一个缩影。记者从会上了解到,自2022年以来,重庆垃圾分类高位推动机制进一步健全,分类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收运处理能力进一步增强,群众参与度进一步提高。
目前,重庆“有设施设备、有管理制度、有常态宣传”的城市垃圾分类体系已实现全覆盖,厨余垃圾资源化利用水平全国领先,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垃圾分类整体工作成效连续四年走在西部城市前列。
“不过,目前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不足,全市垃圾投放点便民化升级改造率仅68%,量不高,设置不规范、不便民。”重庆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谢礼国在会上指出,下一步,重庆将加快垃圾投放点便民化升级改造,年底前,中心城区要全部完成,其他区县改造率达到70%以上。
同时,重庆将针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农业固体废物、工业固体废物和医疗废物5种垃圾,统筹推进治理工作。从2023年到2027年,利用5年时间,推进垃圾分类先锋创建工作,实现全市的垃圾分类工作从“有没有”向“好不好”的转变。(王旭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