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重庆建成1500余个“无废细胞”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

  新华网重庆10月24日电(陈雨)10月24日,重庆市召开“无废城市”建设推进大会。重庆市生态环境局通报,截至目前,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330家,绿色园区28家;重庆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建成24类1500余个“无废细胞”,覆盖衣食住行各领域。

  在工业领域方面,重庆重点打造24个静脉产业园和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循环示范基地,一般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80%,中心城区工业固废产生强度0.09吨/万元。全市累计建成市级绿色工厂330家、绿色园区28家,其中国家级绿色工厂81家、绿色园区8家、绿色设计产品60种、绿色供应链8条。

  在生活领域方面,从2021年起,重庆中心城区实现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全焚烧,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率61%,民用建筑绿色建材应用比例60%。全市污泥无害化处置率达98.3%,提前3年达到国家95%的目标要求。此外,重庆还建成再生资源产业园和交易市场各1个,再生资源回收站点7800余个,支持建成分拣中心12个,形成以社区回收站点为基础、分拣中心为纽带、基地(集散市场)为核心的再生资源回收网络。

  在农业领域方面,重庆完善“村、乡镇(街道)回收转运—区县集中分拣贮运—区域性加工”网络体系,全年农膜回收率预计达89%以上。垫江县探索农业废弃物循环利用减少废弃物数量,江津区探索粪肥全域供需匹配机制。

  截至目前,重庆已组建3个全市技术创新中心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平台,建成大宗固废领域科技创新平台12家,推广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技术装备36项、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先进适用技术装备36项,新增多项标准规范及相关专利。重庆还建成固体废物大数据平台,2.3万家危险废物产生单位和2.23万家医疗机构纳入平台管理,实现固体废物信息源头采集、综合管理。

  会议当天,主办方还发布了重庆市17个“无废城市”建设典型案例和10个精品“无废细胞”,并进行了授牌。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