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从细微处着手 解基层治理“千道题”——看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万州实践

安溪村石地坝院子是村民议事点。得益于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如今的安溪村面貌焕然一新 。通讯员 夏荣伟 摄/视觉重庆

新时代“枫桥经验”是中国式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典型样本。重庆市万州区以群众期盼为导向,寻求社会治理创新“最优解”,以“细胞之治”助力“万州之治”,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万州样本,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民心凝聚的新路径。

社会基层治理有“千道题”,如何理清思路将这些“试题”逐个破解?近日,笔者走进万州采访,为你解密从细微处着手的“细胞之治”。

网格

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

前不久,万州区太白街道青羊宫社区两位居民因电费收取问题起了纠纷,继而发生抓扯,于是找到社区“和事佬”周贵英评理。“不要让小纠纷伤了邻里和气……”周贵英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多次调解,促成双方握手言和。

71岁的周贵英既是青羊宫社区的“党员中心户”,又是楼栋长、网格长。

万州区太白街道党工委书记秦小林告诉记者,街道引导各社区在步行2分钟范围内的10个楼院设立“微党支”,推荐有威望又乐于奉献的优秀党员担任“党员中心户”及楼栋长、网格长,将党建工作延伸到楼栋,将社区治理精细到楼院。

党员中心户们织密矛盾化解“防护网”,用法用心用情化解基层各种矛盾,力争小事不出楼道,大事不出社区;同时,积极向居民宣传相关惠民政策,让“人找政策”变为“政策找人”,逐渐形成“人在‘网’中走,事在‘格’中办”,让“有事找网格”成为居民习惯,让“事情在网格解决”成为常态。

“微党支”是党员群众学习的“充电站”、普法的“宣传站”、民情民意的“收集站”、为民排忧解难的“服务站”,也是凝聚党员群众积极参与社区治理的桥梁纽带。

据了解,万州区以党建统领网格治理专项行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基层治理“五长制”,着力构建“村(社区)-片区-网格-楼栋(院落)+物业(自治协会)”的“4+1”治理链条,选优配强包括总片长、片区长、网格长、楼栋长(院落长)、物业长(自治协会理事长)、专兼职网格员、网格指导员及红岩先锋志愿者、快递外卖小哥等其他力量在内的“5+3+N”治理团队,采取单建、联建等方式,推动党的组织全覆盖嵌入“五长制”链条,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大幅提升。

同时,万州区结合创新推出的“楼栋工作日”“院落主题日”等,以“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为目标,建成2个“枫桥式派出所”、1个“枫桥式司法所”、1个“枫桥式法庭”,有效破解了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

乡村

“村落夜话”算出明白账

不久前的一个夜晚,万州区长岭镇安溪村石地坝院子格外热闹。当晚,安溪村党总支书记陈献齐组织村民举行“村落夜话”。

预防猪瘟的消毒费用明细、土地流转合同签订的注意事项、翠玉梨示范园的种植发展规划……这些都是大伙“夜话”的内容。

石地坝院子于明末清初“湖广填四川”时期形成,整个院落从下往上阶梯分明、错落有致,村民很喜欢在这里搞活动。

作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重庆市民主法治示范村”,安溪村探索创新“333”基层治理模式,即创建3支队伍:红袖章志愿者服务队伍,乡贤队伍,法治队伍;创建3个平台:法治宣教平台,德治教化平台,智能监控平台;深化3项机制:依法治理机制,矛盾排查调处机制,积分考核评估机制。

“村落夜话”便是依法治理机制的生动写照。通过“村落夜话”,村民心中的许多疑问在轻松的氛围中得以消除。

拥有4A级景区万州大瀑布的甘宁镇楠桥村,是“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国家森林乡村”。

近年来,楠桥村坚持自治强基础激发活力,将党组织延伸至网格、院落,开展安防、应急、调解工作;坚持德治教化塑新风,引导制定村规民约,推动“妇女儿童之家”“学习强国书屋”进院落,开展“守法示范户”等评选表彰;安装200多个高清摄像头,打造平安乡村数字平台,安装智慧大屏,增强智治能力;凭借良好的法治营商环境,打造出精品民宿、特色餐饮店26家,村民收入大幅增加。

其实,长岭镇安溪村、甘宁镇楠桥村都是万州区乡村治理“四治”(法治、德治、自治、智治)的缩影。

在去年9月召开的重庆市乡村治理片区会上,与会人员走进安溪村、楠桥村,考察、学习这里的基层党建引领乡村治理先进经验,安溪村坚持农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破百万,村GDP破亿元;楠桥村借力乡村智治发展旅游业等经验,得到与会人员点赞。

治安

巡逻队是“摆渡人”也是“活探头”

“太感谢你们了,这么快就帮我找回来。”拿着失而复得的物品,市民张先生为万州区公安局龙都派出所民警和巡逻队员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点赞。

在万州区公安局的指导和龙都街道办事处各村、社区及辖区单位、群众的大力支持参与下,龙都派出所盘活辖区巡防力量,构建起由派出所专职巡逻队、义警巡逻队、保安联勤联防队3支队伍组成的24小时不间断在辖区内开展巡逻的立体社会治安巡防体系。

用龙都派出所所长田野的话说,巡防队伍是和解路上的“摆渡人”,是街面的“活探头”,是安保的“黄金眼”,更是辖区的治安“堡垒”。

平安不平安,关键看治安。

万州区建立起以“五张防控网”为重点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构建起“特警屯点、交巡警巡线、派出所控面、专业公安守站、武警联勤联动、群防群治为补充”的巡防格局,实现每天至少有公安、武警、专职社区治安巡防队等巡逻队员参与的巡逻,有效降低了可防性案件的发生。

解纷

“背靠背”化解矛盾增强幸福感

近日,家住太白街道的牟婆婆的堵心事终于解决了。不久前,牟婆婆找到红光派出所民警孟蓉蓉,希望能协助解决房屋漏水赔偿纠纷问题。孟蓉蓉马上联系驻所重庆渝万律师事务所枫桥小分队值班律师吴燕进行调解。

吴燕采用“背靠背”调解的方式,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劝双方各让一步,莫让漏水“冷”了邻里情。经过3个多小时苦口婆心的调解,终于让双方握手言和。

万州区在渝东北率先打造律师进驻派出所“法律惠民共同体”工程,是该区为构建“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所做的探索之一。

此外,万州区创新开展诉调对接、警调对接、访调对接、复调对接、公调对接、检调对接的“六调对接”的社会治理体系实践,被誉为“枫桥经验”在重庆落地的代表。

和谐是幸福生活的保障,及时有效化解矛盾纠纷,是增强人民幸福感的有力举措。

万州区依托综治中心、公共法律服务站(室)等机构,建立起区、镇街、村(社区)三级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同时整合44个派出所,26个巡回审判站点,以及662个镇乡街道村居调委会、13个行业性调委会等力量,充分发挥“家和服务站”“兴安法律工作室”“秋秋工作室”“蒲公英驿站”等平台的作用,综合运用调解、诉讼、信访、行政复议等多元手段化解矛盾。

今年以来,该区共排查调处矛盾纠纷1.3万余件,调解成功率达97.71%。

编辑: 朱俊洁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