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发言人来了”反诈专场 民警传授防骗口诀

  图为“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发言人来了”反诈专场活动现场。新华网 陶玉莲 摄

  新华网重庆9月28日电(陶玉莲)“中秋、国庆假期要到了,大家又开始订机票、车票准备出去玩儿,却在出发前收到‘官方’短信称机票、车票需要改签。面对这些短信该怎么处理?”9月27日下午,“贯彻二十大 建设新重庆——发言人来了”反诈专场发布活动走进沙坪坝区童家桥街道红岩文化服务中心,重庆市反诈骗中心及沙坪坝区全民反诈指挥部工作人员回答了市民提问表示,遇到此类诈骗需通过官方网站、官方APP主动核实。

  活动现场,重庆市公安局刑侦总队反诈支队副支队长颜鸿分享了真实案例:今年以来,刷单返利类电诈案件高发,占到了全部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31.77%,受害者群体中,18岁到40岁的青年群体占到了全部电诈受害者的61.29%。比如,今年8月,重庆市沙坪坝区的某高校学生张某,在某鱼APP上出售自己的游戏账号,一“买家”发来消息,称已通过某鱼APP拍下付款,并提供付款截图。但张某打开某鱼APP,却发现自己账户并没有收到这笔交易款,于是询问“买家”,“买家”发来一个“二维码”,让张某通过微信扫码联系“某鱼APP客服”核实情况。“某鱼APP客服”告诉张某,说是因为张某账号被冻结所致,现需要交一笔4300元的解冻费才能解冻。张某扫码付款了4300元,随后发现被骗。

  颜鸿提醒:陌生的链接一定不要乱点,不明二维码一定不要随意扫描,更不要离开平台以另外的方式私自付款或转账!正规平台买卖交易不会有所谓的保证金、解冻费!提到这些的购物平台交易平台多半是诈骗!

  “任你骗术怎么变,我不转账应万变。”重庆市沙坪坝区委政法委二级调研员苏君提醒,今年,诈骗犯罪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引流方式不再局限于电话、短信和网络这样的非接触方式,通过邮寄小礼物、邮寄退费公告、张贴二维码等线下引流手段进行诈骗,广大市民朋友要擦亮眼睛、多加小心,多方核实。苏君现场教授了大家一段反诈口诀:“最简单的话,就是做到‘四不一多’原则。陌生来电不轻信、未知链接不点击、不明App不下载、个人信息不透露,转账汇款多核实。涉及钱款事宜要千万警惕,必要时请拨打96110咨询。”

  在互动提问环节,有市民提问:“孩子喜欢玩手机,担心他被骗,该如何预防?”“跟孩子聊天的是哪些人?聊天内容当中有没有涉及钱财方面?甚至有一些可能冒充公检法来恐吓小孩子,小孩子不敢给大人说……”颜鸿回答到:在孩子接触手机时,家长应主动地关心和监管,家长在转款的密码设置上要注意不要泄露给孩子,如果发现孩子有异常的转款行为,要及时制止,问清楚转账的用途和目的。同时,家长要对孩子加强反诈教育,要让孩子知道网络世界不是什么都是真实的,一定要告诉他有诈骗分子,会损害他们的钱财,告诉他们有什么异常情况要及时地告诉家长、老师,还可以直接向警方求助。

  “实际工作中,仍有群众不了解、不信任公安机关的预警劝阻工作,深陷骗局且浑然不知,导致最终被骗,造成财产损失。”沙坪坝区全民反诈办副主任罗超介绍:“在此,向大家普及一个电话号码—“96110”,这是全国反诈预警劝阻专用电话。如果您接到96110的电话,要及时接听,这说明你可能正遭遇骗局或者已经被骗。请大家一定要相信警方的专业性,支持并配合我们的劝阻工作。”

编辑: 陶玉莲
版权所有 新华网重庆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