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工作人员正在修复古籍。(资料图片)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发业内广泛关注。4月12日,重庆图书馆馆长、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主任任竞在接受重庆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意见》对于古籍保护工作来说就像及时雨,让人感到振奋,期待接下来政策能够进一步细化、落地,真正有效推进相关工作,让承载着几千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经典古籍在新时代焕发生机。
《意见》从完善古籍工作体系、提升古籍工作质量、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强化古籍工作保障等方面,全面部署了古籍发展的多项具体任务与要求。任竞表示,重庆古籍保护工作起步较早。2007年,国家启动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指导下,重庆市古籍保护中心在重庆图书馆正式挂牌成立,全市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就此启动。10余年来,重庆古籍普查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2017年,重庆成为全国第一批全部完成出版《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之一;2019年,重庆图书馆成为全国第一家完成馆藏碑帖拓片普查登记的公共图书馆。目前,第一阶段古籍普查工作已圆满结束,为下一步科学管理、开发与保护古籍打下坚实基础。
任竞表示,古籍保护过程中,顶层设计非常重要。近年来,党中央越来越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古籍保护在顶层设计方面逐渐成熟。这次出台《意见》,更是反映了这一工作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接下来相关政策会如何细化、落地,是我们更为关注的事情。
哪些方面还需要进一步细化?任竞认为,首先是经费。现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有专门的古籍保护经费,但经费不能实现转移支付到地方,而地方财政进行古籍保护的实力又非常有限,基本专项保护经费普遍不足,这一点和文物保护有很大的差别;第二是关于古籍定级。虽说古籍也属于可移动文物,但尚未纳入到整个文物保护系统的规划中,也就无法得到文物经费的支持,如果古籍文物也能定级,将有助于解决经费问题;第三是古籍人才培养,人才短缺也是当前古籍保护的现实问题。“因为这个领域稍显冷门,需要有‘坐冷板凳’的恒心。虽说近些年人才培养进步不小,但与需求相比远远不够,所以接下来应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如果能像非遗一样唤起全社会的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局面,将促进古籍保护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记者 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