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新华全媒+|1分58秒的绽放,浸透着这群盲孩子11年的努力
2022年03月05日 16:45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3月5日电(记者柯高阳、陈青冰)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按照标准速度演奏时长是1分58秒。3月4日晚,在国家体育场“鸟巢”,1分58秒的华丽绽放,浸透着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老师和盲孩子们11年的努力与付出。

  3月4日晚,扬帆管乐团在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演奏国际残奥委会会歌。新华社记者 杜潇逸 摄

  故事要从2010年说起。冬夜里,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的孩子们聆听了一场新年音乐会,返校的路上,孩子们兴奋不已,有的哼着乐曲的旋律,有的讨论着哪种乐器的声音更好听。有孩子说:“要是我们也会演奏就好了!”

  看着孩子们充满渴望的脸,校长李龙梅心里一热:孩子们因为视力残疾看不到多彩的世界,如果学习一点音乐,是不是可以让生活多一点阳光,帮助他们“看到”更广阔的天地呢?她继而萌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为这群盲孩子组建一支管乐团!

  这个想法,很快得到老师们的支持,社会爱心人士也伸出了援手。购买教材、添置乐器、聘请专业指挥……2011年春天,首批36名视力残疾学生自愿报名的乐团成立了。孩子们给管乐团取了一个响亮的名字——扬帆管乐团。

  盲孩子学习音乐,看不见乐器,怎么演奏?看不见乐谱,如何练习?看不见指挥,怎样配合?面对这些挑战,聘请来的专业老师也束手无策。有老师提议:“既然孩子们看不见,那我们就来做孩子们的‘眼睛’吧,陪着他们一起学!”

  校领导带头,党员教师带头……全校34名老师报名加入乐团。但由于不是专业出身,老师们的音乐基础也几乎为零,大家只能从头开始学起:有的老师数着横线把五线谱翻译成简谱,一遍又一遍地背;有的把乐器带回家,反复地吹,嘴皮都起了泡;有的拿筷子当鼓槌,在办公桌上敲,像是着了魔……就这样,老师们把靠笨办法学的演奏方法和技巧,手把手地教给孩子们。

  扬帆管乐团成立一个月后,一曲《欢乐颂》终于奏响。孩子们开心地欢呼起来,有的老师激动得当场哭了。尽管旋律还不那么悠扬,但是,他们已经扬帆,开始起航。

  音乐,让变化在这群盲孩子的身上悄然发生。一开始,孩子们想的都是怎样把自己的乐器声音吹到最大,怎样让别人能听出自己演奏的声音,奏出来的乐曲听起来热热闹闹,却又杂乱无章。在音乐的熏陶下,在团队的磨砺中,孩子们懂得了配合协作、相互衬托。

  机遇也开始格外眷顾这支特别的盲童管乐团。2014年,扬帆管乐团参加“上海之春”国际管乐节展演,并荣获银奖;再往后,他们受邀登上北京音乐厅、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与中国国家交响乐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联合演出……从最开始的紧张忐忑,到如今的从容自信,孩子们用精彩的演奏证明了自己,感动了观众。

2020年1月,扬帆管乐团在重庆施光南大剧院的新年音乐会上演出。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时间拉回到2022年3月4日晚,国家体育场“鸟巢”烟花璀璨、灯火辉煌。北京2022年冬残奥会开幕式的舞台上,扬帆管乐团40多名盲童乐手奏响了国际残奥委会会歌。

  小号声悠扬,长笛声飘逸、小军鼓奔放……优美动听的旋律中,梦想、喜悦、自豪伴随着音符释放而出。11年的磨砺和努力,使得这1分58秒的华丽绽放。(参与采写:纪文伶)

编辑: 李海岚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12112844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