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学顺在彭水县桐楼乡细沙村卫生室内整理药架上的药品。新华网发(赵勇 摄)
新华网重庆2月12日电(韩梦霖 赵勇)“梁医生,梁医生,麻烦帮我看看,四肢无力,一咳起来就上气不接下气。”2月初的一天晚上,刚入睡的梁学顺被门外村民的喊声叫醒。他立马起床,披好外衣,朝着卫生室走去。
前来就诊的是细沙村一组村民张洪峰。“你这是天气变化引起的感冒,不要紧,配点药按时吃就好了。”在详细询问和检查后,梁学顺为张洪峰开了感冒药。 “这段时间天气变化大,注意增减衣物,千万不要忽冷忽热的。”梁学顺边配药、边叮嘱。
今年63岁的梁学顺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桐楼乡细沙村的一名村医。细沙村距离桐楼乡场镇10多公里,是桐楼乡距离政府所在地最远的村;桐楼乡距离彭水县城89公里,是彭水所有乡镇距离县城最远的乡。这个地处武陵山深处小山村,可以说是偏远中的偏远乡村。
梁学顺白天在村卫生室坐诊,晚上到村民家巡诊。半夜村民有需要,顶着寒风也要前往;凌晨睡意再浓,村民一声喊立马就起床。“人家生了病,人命关天的事,可不能大意。”梁学顺说,这是他的工作常态,没有上下班时间,没有节假日,村民需要,随叫随到。
梁学顺步行在农家寨子里面,上门为村民进行健康服务。新华网发(赵勇 摄)
“天气忽冷忽热,气温变化大,一不小心就感冒了。”梁学顺说,越是春节这样的重要节点,卫生室的服务更不能打烊,自己也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才能为村民的健康服好务。
梁学顺回忆起40年前学医的初衷,与当地偏僻闭塞的环境有关。“娃儿生了病,半夜去请赤脚医生,第二天中午才请到。”梁学顺说,赤脚医生看病到处跑,经常找不到人。
“主要还是会医的人太少。”23岁那年,梁学顺开始自己摸索着学医术,让附近村民头痛脑热的小毛病能够及时得到治疗。在这期间,梁学顺除了拜师学艺外,还到正规卫校进修,从23岁开始,为村民开展健康服务整整40年。
梁学顺上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测量血压。新华网发(赵勇 摄)
梁学顺介绍,如今,随着政府加大投入,村里的卫生室条件已大大改善。100多平米的细沙村卫生室,严格按照诊室、治疗室、药房“三室分离”的标准建设,房间干净整洁,设备摆放整齐,检查床平整无褶皱,药品堆码的整整齐齐……为了让前来就诊的村民冬天不受冻,梁学顺还特地在一间屋子里安装了炉子。
“政府投入这么大,建好了设施,作为一名村医,更要细心守护好大家的健康。”谈起村民就医环境的改变,梁学顺深有感触。他说,40年前,自家的一口木箱就是药柜,简单储存点药品;后来村上在便民服务中心腾出10多平米的房间作为卫生室,看病、治疗、检查在一室,拥挤不方便;2014年政府投资新建了1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卫生室,村民的就医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梁学顺曾经用于装药品的小木箱。新华网发(赵勇 摄)
梁学顺表示,卫生室内还配备了相应的医疗设备,他不再只有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老三件”,村民的血糖、血压等多项常规检测,都能在村卫生室进行,再也不用跑到很远的地方去。
村卫生室环境变了,医疗设施多了,更让梁学顺高兴的是,现在村民健康意识也有所增强,“小病熬、大病拖”的观念逐渐改变。他说,作为村级医生,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健康服务,提高大家的健康意识和卫生观念,当好村民健康的“第一守门人”。
梁学顺现在用于存放药品的铁皮药柜。新华网发(赵勇 摄)
细沙村村民就医环境的改善,是彭水抓实基层医疗健康服务的缩影。如今的彭水,全县每个村都有标准卫生室,都至少有一名合格的村医,村民常见病、慢性病基本能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得到及时诊治。
彭水自治县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彭水加快推进县域医共体、医联体建设,上下联动,让老百姓在基层能够享有更优质的健康服务。特别是通过“乡聘村用”的方式,让偏远乡村留得住村医,保证医务人才能够沉下心来为群众做好健康服务。“我们每年定期进行培训,提高乡村医生为民服务水平,让村民看病更舒心,享受更体贴的服务。”
梁学顺为村民进行量血压等常规检测。新华网发(赵勇 摄)
梁学顺骑着自己的摩托车行驶在村子里的山路上。新华网发(赵勇 摄)
梁学顺趁着空闲时间打扫卫生室的卫生。新华网发(赵勇 摄)
梁学顺步行在农家寨子里面,上门为村民进行健康服务。新华网发(赵勇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