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正文
解锁这一年 重庆文化事件背后隐藏的“密码”
2021年12月31日 11:24 来源: 新华网

这一年

新开街的十八梯吸引了很多人前去回忆岁月

下庄“天路”成了赏红叶的热门景点

在洪崖洞和宽窄巷子的“宽洪大量”CP之外

川渝开始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

开始更多的文旅合作可能

……

 

这一年

看到了如此多的文化大事件

你有没有发现它们

背后隐藏的“密码”

 

十八梯开街了

很多人来到这里

在爬坡上坎的小道上

回忆山城街巷的旧时光

 

蜿蜒的石板路

依山势而建的吊脚楼

不经意间与熨斗糕、米花糖、老沱茶等

记忆中的食物遇见

被特意保留下来的大树

是民众歇脚乘凉的天然遮阳伞

 

背着手缓缓踱步的白发老人

穿着鲜亮旗袍的中年女士

端着手机直播打卡的年轻人……

都走进这幅立体的画卷

 

而这里并不单单只是新开街的一个景区

它是重庆历史与文脉的延续保留

以“蝶变重生”的美好态势

让人们在看得见历史

记得住乡愁的同时

再次焕发出勃勃生机

 

曾经被忽视的“边角地”

摇身一变成了居民的休闲“打卡地”

篮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场、健身步道等

大众运动场地和儿童玩乐设施应有尽有

卫生间、商店等基础设施

配备齐全

 

走在路上

重庆市民会发现

社区体育文化公园变多了

边角地带、废弃的荒坡

或是人车不通的“犄角旮旯”

一个个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打造城市公共开敞空间的方式

创新回归市民生活

 

渝中区通远门附近的

巴将军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延用通远门城墙的立面元素

打造巴将军塑像等

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

石子山社区体育文化公园

以应急安全为主题

针对重庆常见的洪涝、滑坡等自然灾害

公园合理利用场地高差地势

设置应急安全科普体验区

 

这些公园为居民生活带来新的活力

让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

更体现了这座城市

“民生无小事、点滴见初心”的关怀

 

大型红色舞台剧《重庆 1949》

今年7月1日成功首演

众多被关押在渣滓洞、白公馆的

中国共产党人

经受住种种酷刑折磨

不折不挠、宁死不屈的故事

在旋转交错的舞台空间上演

 

吊脚楼建筑群、石阶与牌坊

巨轮扬帆、磁器口码头等

老重庆场景

真实而生动地营造出七十多年前的生活氛围

 

观众在独一无二的沉浸式体验中

感受红色魅力

回望那段悲壮而又令人肃然起敬的历史

 

《重庆 1949》是“一台戏”

对重庆这座城市的艺术致敬

让红岩革命先烈的事迹历久弥坚

构建一份独属于重庆的红色记忆

 

抗战期间

位于重庆市南岸区滨江路的安达森洋行

存放了3694箱故宫南迁文物

故宫文物南迁

历经14年、行程两万里

穿越大半个中国

上百万件文物几乎没有丢失和毁坏

 

今年6月

重庆故宫文物南迁纪念馆开馆

安达森洋行进行保护性修缮

4栋文物建筑“修旧如旧”

最大限度保留文物历史信息

4栋传统风貌建筑则“变旧为新”

加入现代元素

呈现出新与旧的对话

历史与现代的共生

 

故宫文物南迁

是故宫博物院的一段峥嵘岁月

也是中华民族的一段抗争历史

故宫文物与山城重庆再续“千里之缘”

更是这座城市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条蜿蜒曲折的公路

连通谷底的小村庄

与“外面的世界”

这是下庄村的出山公路

 

一簇簇火红的红叶竞相斗艳

让这条绝壁上的天路

拥有了不一样的美感

 

在8公里长的“天路”上

观赏红叶景观

听“全国脱贫攻坚楷模”毛相林

讲述当年修路的感人故事

感受“天路”给下庄人民生活带来的改变

 

“天路”蜿蜒

几代人的梦想照进现实

这条路

是下庄人自强不息的印记

更是伟大脱贫攻坚精神的缩影

 

游完三峡,看熊猫

逛完太古里,游两江

吃完火锅,看金沙遗址

唱好“双城记”,共建经济圈

文旅行业的“巴蜀一家亲”

已是“亲上加亲”

 

川渝两地整合特色文化旅游资源

串联优质景区(点)

发布精品旅游线路70余条

建立起“川渝演艺联动机制”

利用院线联盟相互推介和引进优秀剧目

成立“川渝非遗保护联盟”

联动开展“非遗过大年、文化进万家”活动

……

 

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按下“加速键”

努力讲好巴蜀故事

是川渝协同发展、融合发展、高质量发展

实现合作共赢的文旅探索

 

山水是重庆的“颜值”

人文是重庆的“气质”

重庆正以其独特的山水人文禀赋

让美丽之地的美好生活,渐渐显影

 

文字:陶玉莲

综合:新华网、人民网、中新网、重庆晚报

摄影:黄伟、朱云平、郑浩

编辑: 张青
精彩图片
010070150010000000000000011117061128218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