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参会嘉宾在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合作展上交谈、参观。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新华社重庆11月18日电(记者赵宇飞、伍鲲鹏、丁英华)中国有句古语,形容疫情之下的中国与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贸合作非常贴切——“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即志同道合的人,不会因为山水的阻隔而感到遥远。
尽管面对新冠疫情的冲击,尽管相隔浩瀚的太平洋,中拉前三季度依然交出“贸易额3318.8亿美元、同比增长45.5%”的亮眼成绩单。
正在重庆举行的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上,这组数据被反复提及。其奥秘在于,中国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复苏,并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
本届高峰会期间,重庆锦上旭国际贸易有限公司分别与乌拉圭和巴西的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将从两国分别进口一亿美元的牛肉。
“这个市场非常大。”公司董事长张鑫浩说,中国对拉美牛肉的消费量每年都在增加,此举不仅满足中国人的消费需求,也让拉美优质牛肉卖出更好的价格。
11月16日,参会嘉宾在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开幕式上。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本届高峰会上,中拉企业共签署八项合作协议,涉及畜牧业、矿产、汽车、医疗器械等领域,合同金额近11亿美元。
中国依然是惠及全球的“世界市场”。面对疫情肆虐、“逆全球化”思潮抬头、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等影响,中国宣示“中国扩大高水平开放的决心不会变,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的决心不会变”。
乌拉圭驻华大使费尔南多·卢格里斯在会上致辞时说,中国已成为乌拉圭很多产品的主要市场,比如已分别占乌拉圭牛肉、羊肉对外出口量的60%和80%。
“2018年,中国还只是圣达菲省出口的第四大目的地,仅一年后就跃居第一。”阿根廷圣达菲省长奥马尔·安赫尔视频致辞时说,2020年受疫情影响,圣达菲省对中国出口额同比下降26.9%,但今年复苏趋势明显,同比增长25%。
奥马尔·安赫尔说:“中国展示出控制疫情的能力和效率,中国和拉美之间有很强的经济互补性,中国的消费需求对我们来说意味着新的商机。”
11月16日,在第十四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合作展上,古巴卷烟师米达莉亚在现场进行卷烟表演。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中国也正在推动企业向这片区域“走出去”。中国贸促会统计数据显示,拉美是中国对外投资的第二大目的地,在拉中资企业超过2700家。
其中,基础设施是投资重点领域,包括公路、铁路、机场等重点交通基础设施,如阿根廷贝尔格拉诺货运铁路、哥伦比亚首都波哥大地铁、巴西巴伊亚州云轨等交通项目。
“多年来我们在拉美和加勒比国家实施牙买加南北高速公路、墨西哥铁路等一大批标志性重点项目,成为推动中拉合作和友谊的重要参与者、见证者。”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文岗说。
来自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中国学术网的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0年,中国在拉美和加勒比地区已投入使用或在建的基础设施项目共138个,项目资金总额超过940亿美元,为当地创造逾60万个就业岗位。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能源也正在成为双方经贸交往的另一个重点领域。
在本届高峰会上,西藏珠峰工业股份有限公司与阿根廷萨尔塔省政府签署7亿美元的投资协议,将在该省建设年产超10万吨的电池级碳酸锂项目。
“我们将采用全球最新的环保工艺,力争打造成阿根廷最大的碳酸锂项目。”公司副董事长张杰元说,这将为当地带来可观的税收,并提供大量就业岗位。
巴西淡水河谷公司全球副总裁路易斯·爱德华多说:“中国投资助力建设的清洁能源和基础设施项目,改善了拉美国家人民的生活条件。这让我意识到中拉关系如今已进入平等互利、创新开放、惠民的新时代。”
本届高峰会发布的《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工商界重庆倡议》,为中拉合作描绘出更美好的未来。
根据这份倡议,中拉工商界要共同应对疫情带来的风险挑战,共同维护以世界贸易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加强基础设施和金融领域合作,坚持创新驱动,加强对中小企业的培训和商业机遇的分享等。
“我相信,在中拉工商界、企业界共同努力下,互利共赢的经贸合作将继续为中拉共同建设更高水平的合作伙伴关系和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新的动力,作出更大贡献。”中国贸促会副会长张少刚说。(参与采写:吴燕霞、刘恩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