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个别优秀”到“整体卓越”的跨越,从“单向资源输入”到“多元资源共享”的转变,从“新建校起步”迈向“特色校发展”新阶段……在教育改革的浪潮中,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实验小学校(简称“高新实验一小”)以党建为引领,探索集团化办学新路径,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共同绘制出一幅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新图景。

2022年,在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集团化办学的大背景下,九龙坡区教委坚持高标准高水平推进集团化办学,实现了基础教育领域集团化办学的全域覆盖,有力推动了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应时而生、顺势而为。作为集团总校,高新实验一小与华玉小学携手共进,开启联盟式集团化办学的实践探索之路。

面对集团化办学过程中统一文化与个性发展、统一规划与特色发展、统一管理与实际需求、统一标准与现实差异的矛盾,特别是对于2020年9月刚投入使用的华玉小学而言,这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

为此,高新实验一小坚持党的领导,将其作为办好教育的根本保证,以“和美党建”为统领,深化集团化办学。集团内积极倡导价值认同、文化认同、理念认同,以党建深化铸魂育人的实效。

集团党总支书记、总校长,高新实验一小党总支书记唐敏带头讲党课,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并组织集团党员教师参观革命烈士纪念馆,赓续红色基因,让教师的育人信仰更加坚定。

党建带动治理体系创优。高新实验一小将党建工作与教育教学业务同部署、同强化、同落实,创新了多元多维的党建工作机制,实施了“双规范”系统工程。集团总校长担任集团党总支书记,联盟校校长担任集团党总支委员,将党建的“红色引擎”力量充分注入学校发展之中,融合发展理念,融通发展策略,共同推动形成“组织共建、党员共育、资源共享、发展共促”的党建工作新格局。

高新实验一小深知教育帮扶需“对症下药”、精准施策。于是,由高新实验一小党总支书记唐敏带队,多次走进华玉小学深入调研,与华玉小学党支部书记艾莉共同探讨教育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帮扶举措。

2024年12月30日,华玉小学正式挂牌成为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华玉校区。三年来,两校持续深化校际联盟活动,在学校治理、教师培养、教学研究、特色创建等方面均取得了积极成效。

在纳入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一体化办学格局后,集团不仅有效落实了统一领导、统一任命、统一管理、统一调配和统一评价工作,更在“五项行动”中实现了文化共融和特色发展的有机结合。

资源的链接与共享是集团化办学的一大优势。

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不仅从管理制度和文化上进行行动引领,还通过派驻交流校级干部、中层干部及名优教师到华玉小学进行带动帮扶,充分让优质教育资源在集团内部顺畅流动、高效共享。

全面实施“名家名师领雁行动”,充分发挥名优教师、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集团选派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到华玉小学任教或开展“师徒结对”及教育教学指导工作,并通过“上挂下派”的方式对中层干部和教师进行互派学习,持续助力华玉小学师资队伍的全面提升。

陈明月老师就是其中一位。作为优秀教师交流到华玉小学任教,她不仅在数学专业领域分享备课经验,示范引领课堂教学,还分享了优秀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用实际行动帮助华玉小学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提升。华玉小学中层干部罗程老师也交流到高新实验一小任教音乐学科,并接受德育干事的锻炼。高新实验一小还成立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吸纳华玉小学教师参与。

搭建优质平台,促进资源共享。高新实验一小充分利用自身的优质教育资源与平台,与华玉小学实现资源共享。一是慧美教师引领专业成长。举办班主任带班、育人故事分享;二是新教师培训。2024年8月,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举行为期一个月的新教师培训,从新教师的文化认同、师德师风、教学能力、班主任管理能力、心理建设方面,为新老师做入职培训;三是名家优课学术领航。高新实验一小每年承办“渝州之春”“渝州之秋”现场学术研讨会,邀请华玉小学教师听课学习,共同进步。此外,集团还针对华玉小学薄弱学科进行重点提质帮扶,建立了教育质量监测一体化实施机制,确保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

依托特色品牌“慧美・星论坛”,高新实验一小为集团教师带来了一场场促进专业发展的知识盛宴。教育界知名专家任勇以《名师之路,路在何方?好教师教书之新境》为题,深入剖析了新时代教师在教学之路的探索方向与创新路径;重庆市特殊教育中心校长、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李龙梅分享了关于重庆特殊教育中心帮助特殊孩子“挺起胸膛朝前走,以心为眼看世界”的感人故事。

一次次的论坛活动,涵盖思政育人、育人故事、带班方略、教学研讨、教学创新、课程探究等多个维度的专家引领、同行分享,让教师满载而归。

在高新实验一小,还有一个特别的“约定”,每周星期一,教师们都会收到一份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 涵养高尚师德”的行动倡议,里面汇集了教育家育人故事,这些故事里有爱岗奉献的党员教师张桂梅、充满教育智慧的魏书生、一生躬耕教研的于漪老师……他们躬耕于教育的崇高品质,成为老师们学习的榜样。

督导评价中心主任杨菊介绍,起初,学校只是以一句话作为师德师风警醒,后来从一句话演变成一张张倡议书,帮助更多的教师解读教育强国内涵、教育惩戒规则、评价改革方案,并以教育家精神为指引,坚守教育的初心和使命。这系列倡议也成为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弘扬教育家精神”的品牌活动,引领着更多教师牢记教书育人的使命。

随着集团化办学的不断深入,“如何走出一条优质特色的发展之路?”成为了新的课题。华玉小学在集团化办学的探索中找到了答案。

该校在集团化办学的引领下,以劳动教育为“小切口”,做好育人“大文章”,探索形成了“律动生命 向往生活 温润生长”这一独特的劳动课程理念,并打造出涵盖劳动与生活、劳动与技术主题的生动课堂,为区域劳动教育的推进提供了实践样本。

在“劳动+非遗”集中展区,拓印、面塑、糖画让人沉浸式体验非遗的魅力;来到楼顶的“玉美”劳动园,蔬菜种植区、鱼欢水乐区令人融入式体验生命的律动、自然的生长、劳作的欢乐。在九龙坡区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上,华玉小学的劳动教育实践成果受到嘉宾们的一致好评。学校还获得九龙坡区第二批特色示范创建学校——劳动教育类评选称号。

依托集团党总支丰富的“大思政”课程资源、巴人博物馆优质的非遗传承项目和社区多元的实践场所,华玉小学提出了“童心向党 生活向上 行为向善”的德育队育一体化建设理念。通过深化校家社三方联动,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率,扩充少先队“半小时社区活动圈”的站点,开发3-6年级少先队社会化活动课程等举措,为少先队员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实践空间和多元成长的社会资源。

这些特色发展图景的背后,离不开集团总校高新实验一小潜移默化的影响。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高新实验一小通过实施营造沉浸式浸润式思政活动场域、拓展思政浸润形式、构建思政精神贯通的修美课程、创新组织思政化人活动等创新举措,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体验,真正让思政教育入脑、入心,引导他们树立成为祖国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理想信念。

家长代表欣喜说道:“学校的开放办学,让孩子在丰富多彩的校内外活动中变得更加自信。”华玉小学党支部书记艾莉指出,“办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离不开社会和家庭的大力支持,校园里开放式的“学习成长圈”、家校社共建的“半小时社区活动圈”和假期“亲子生活共享圈”,已初步勾勒出一幅华玉学子“童心向党 生活向上 行为向善”的实景图。

深谋者行远,善作者善成。在“和美”党建的引领下,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以集团化办学为底色,不断推动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通过党建引领共绘同心圆、资源共享赋能师资建设以及学校的特色发展,高新实验一小教育集团成功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展望未来,集团将继续深化集团化办学成果,在机遇与挑战中踔厉奋发、续写新篇,为区域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0100704501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