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不得不去巫山了!-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1/22 15:39:43
来源:新华网

这一次,不得不去巫山了!

字体:

红了!红了!红了!

山水红叶交相辉映,绘就了如诗如画的三峡美景。

 

当北国寒风

为长城内外镀上金黄

长江之畔的重庆巫山

正以十万群山为卷

漫山红叶为笔、满枝恋橙为缀

绘就一幅

“满山红叶似彩霞,橙香阵阵醉三峡”的

壮丽画卷

 

巫峡风景美如画。(王安全 摄)

 

进入11月

巫山120万亩、近200种红叶

渐次染红

色彩层层递进

美不胜收

 

碧绿的江水倒映着漫山红叶

仿佛要将整片山川点燃

共同勾勒出

如诗如画的“江山红叶图”

在冬日里绽放出最浓烈的生命华章

 

美丽的巫山红叶。

 

片片红叶

不是孤芳自赏的点缀

它经霜而艳、沐寒而红

是长江千万年滋养的精灵

 

红叶美如画。(王正坤 摄)

 

从神女峰到小三峡

从三峡龙脊到三峡之心

红叶把“一江碧水、两岸青山”

染成“半江瑟瑟半江红”的绝美意境

这漫山流霞、灼灼其华的场景

让人不由得瞬间沉醉

 

中国有许多著名的红叶观赏区

为什么一定要去一次巫山?

 

1

地理中国里的巫山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一定学过地理课本里

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的知识

 

地理意义的巫山

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之间

位于中国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

 

 

巫山地处长江三峡腹地

聚三山九峡、汇巴山蜀水

浩浩长江横贯县境

巍峨的巫山、七曜山、大巴山纵横交错

撑起巫峡大地雄浑的脊梁

 

巫山夜景。(吴滨 摄)

 

俯是滔滔长江奔流不息

仰是云雾袅袅萦绕古今

山水形胜

绘就出巫山美景迭出

江山如画的自然风光

 

重庆市巫山县大昌湖国家湿地公园(谭昌藩摄)

 

巫山之美千变万化

尤其是每年秋冬季节

三峡工程开始蓄水后

巫山就会呈现出

“高峡出平湖”的壮美景观

 

长江巫山段高峡平湖美景(谭昌藩摄)

 

这里还是“自然遗产的宝库”

五里坡世界自然遗产地

蕴藏着全球同纬度最完整的森林秘境

每一口空气

都含着4000多个负氧离子

裹着草木的清香

 

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梨子坪林场。(谭昌藩 摄)

 

2

文化中国里的巫山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一定在众多的诗词歌赋里

读到过巫山

 

无论是李白笔下

“昨夜巫山下,猿声梦里长”的空灵幽深

还是元稹诗中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意绵长

亦或是毛主席《水调歌头·游泳》中

“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的雄浑壮阔

 

轮船行驶在长江巫峡段。(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千百年来

兼具长江三峡灵秀

与壮美多元意象的巫山

一直是文人墨客笔下

写不尽的浪漫画卷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一定了解过人类起源的故事
 

200多万年前的

龙骨坡“巫山人”古人类遗址

经历四个阶段的系统发掘

为揭示人类发展进程

实证三峡地区百万年人类史

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龙骨坡遗址考古发掘区。(谢智强 摄)

 

巫山

全境拥有1000多处古文化遗存

在这片沃土之下

或许就埋藏着“人类文明的密码”

 

这里是“文化传承的纽带”

神女传说在云雾间流转

竹枝词在江风中传唱

三峡皮影的灯影里

都是代代相传的千年文脉

 

巫山神女峰。

 

3

烟火中国里的巫山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家里的长辈们

一定看过一部关于巫山的电影

听过一首关于巫山的歌

 

40多年前

电影《等到满山红叶时》

让“满山红叶似彩霞,彩霞年年映三峡”的旋律

流淌进一代人的血脉之中

 

巫山红叶美景。(丁坤虎 摄)

 

巫山

这座长江边的山水小城

这片被时光与光影偏爱的土地

是导演镜头里的“天然滤镜”

成为众多电影取景的“影棚”

 

霓虹闪烁的巫山县城。

 

这里

既有《三峡好人》中沧桑的码头烟火

也有《巫山云雨》里朦胧的山水诗意

每一帧画面都自带故事感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一定听说过

“巫山烤鱼”

这一特色美食

 

 

炭火炙烤间

外焦里嫩、麻辣鲜香

一口便尝尽三峡的烟火气与江湖味

香飘万里的巫山烤鱼

凭借其极致的美味

一跃成为“中国名菜”

全球门店超1.3万家

 

游客在品尝巫山烤鱼美食。

 

文旅是巫山的韵

浸润着三峡烟火

农业是巫山的根

孕育着自然本味

 

这个冬天

巫山的20万亩柑橘生产基地

橙香四溢

 

 

作为“三峡柑橘”中的代表品牌之一

巫山恋橙

生于神女故乡、长于生态巫峡

以其脆嫩化渣、酸甜适度的口感

让人吃在嘴里、甜在心里

 

橙黄叶红正当时

与你爱的人相约巫山吧

赏层林尽染

品一瓣清甜

让恋橙承包你的甜蜜时刻

 

巫山恋橙挂满枝头。

 

一口爆汁的“橙”心诱惑

只是巫山的“甜蜜产业”之一

 

这里是“中国脆李之乡”

长在大山深处的巫山脆李

也是当地知名的“生态宝贝”

因其脆爽的口感畅销国内市场

 

当地果农在展示采摘的巫山脆李。(新华社记者 黄伟 摄)

 

4

了不起的巫山

 

你也许不认识巫山

但你一定会被巫山人的奋斗故事感动

 

1997年

时任竹贤乡下庄村党支部书记的毛相林

带领村民耗时7年时间

在万丈绝壁上

凿出一条8公里长的绝壁天路

 

巫山县竹贤乡下庄村风光。

 

没有机械

他们就把自己系在一根藤绳上

悬荡于万丈深渊

以钢钎铁锤

一寸一寸凿开大山坚硬的骨

 

在这场与命运的鏖战中

6位村民再也没有回来

“山凿一尺宽一尺

路修一丈长一丈

就算我们这代人穷十年苦十年

也一定要让下辈人过上好日子”

 

 

下庄人

用以命相搏的坚韧、人定胜天的信仰

将天堑变通途、绝路走成生路

 

下庄人的坚韧精神

正在新时代接力传承

在巫山大地悄然延展

落在每一位扎根这片土地的奋斗者肩上

 

毛相林在背运刚采摘的柑橘(图片拍摄于2021年1月7日)。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如今的巫山

乡村处处是风景

无数曾经像下庄一样闭塞的村庄

正走在致富增收的大路上

 

巫山红叶

早已成为冬日三峡的象征

像极了一代代巫山人

守护长江、保护生态的执着

也像极了三峡儿女

敢闯敢拼、向阳而生的坚韧

 

如今的下庄村,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村民生活丰富多彩。(新华社记者 唐奕 摄)

 

5

一生值得N刷的巫山红叶

 

红叶

是自然的馈赠

是经济的引擎

 

11月22日

第十九届重庆长江三峡(巫山)国际红叶节

将在巫山启幕
 

一片红叶

既守护着峡江碧水

又带动了群众增收

是三峡库区推动

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生动缩影

 

红叶映江,每一片红叶都藏着初冬的深情。(简毅 摄)

 

十九载光阴流转

巫山国际红叶节

已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品牌节会活动

为整个“大三峡”区域

注入了强劲的冬季消费活力

 

 

巫山以红叶为媒

以节庆为桥、以文旅为歌

实现4000万人次的倾心奔赴

构建“旅游+”产业融合大格局

绘就出绿色发展新画卷

向着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进发

 

当地村民用红叶制作的文创产品。(新华社记者 王全超 摄)

 

今年的巫山国际红叶节为期两个月

不仅延续了

“赏红叶、游三峡、品文化”

的核心主题

更创新推出一系列特色子活动

游客可以通过多维视觉

解锁巫山冬日的浪漫

 

 

你可以荡舟秀美小三峡

幽深神女溪、壮美巫峡

独享高峡平湖的诗意长卷
 

攀“三峡龙脊” 感山河壮阔

行“三峡之心” 观峡谷奇观

登“神女峰顶” 与浪漫对话

 

红叶漫卷三峡龙脊。

 

自驾驰骋下庄天路

世界自然遗产五里坡、大昌九龙谷等地

在险峻山势间

让心灵与红叶碰撞

 

还可以搭乘热气球悠然飘升

也可体验低空飞行项目御风而行

云端尽览红叶铺展的壮阔画卷

 

越野跑选手在三峡之心打卡。

 

红叶是三峡的诗

是大地写给时光的信笺

世人皆知三峡的雄奇

亦难忘却巫山红叶的深情

 

游客沉醉于巫山红叶美景。(简毅 摄)

 

巫山的浪漫

本就藏在诗行与山水间

总让人想奔赴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红叶不只在枝头

更在眼中、在脚下、在心头

 

巫山码头夜景。

 

这一次

不得不去巫山了

 

远眺大江东去万顷碧波

接住那飘落的红叶诗笺

感受两岸猿声的诗意悠长

让麻辣鲜香唤醒舌尖上的记忆

感受热情巫山的灼灼美好

 

 

来源:新华网·宝藏青年工作室、新华网重庆频道

作者:韩梦霖

图片来源:除署名外,其余图片均来自新华社、巫山县文旅委、巫山县融媒体中心 

【纠错】 【责任编辑:彭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