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小面,一筷何以挑起百亿产业?-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1/12 07:03:02
来源:新华网

重庆小面,一筷何以挑起百亿产业?

字体:

  新华网重庆11月12日电(刘磊)有人说,唤醒重庆人一天的,往往是一碗小面。当翻滚的红油裹着筋道的面条,蒜末、芽菜、花生碎碰撞出层次丰富的香味,山城的烟火气就升腾起来。

  2024年,重庆小面全产业链产值超560亿元,全市小面门店约8.6万家,日均销售超1200万碗。短短的小面,正“拉”起长长的产业。

一碗小面端上桌,油辣子、花椒、蔬菜荡漾着诱人的香气,这是重庆人美好一天的“打开方式”。新华网发

  11月14日,以“重庆小面·面行天下”为主题的2025重庆小面推广消费季暨第五届重庆小面文化节,将在大渡口区拉开帷幕。期间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大会、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全国行、“义渡金手指”展示交流等10余项活动将陆续开展,全面展现重庆小面的文化魅力与产业实力,推动“重庆味道”香飘四海、走向全球。

行走在位于大渡口区的重庆小面馆博览馆,就像开启了一场探寻小面历史的奇妙之旅。新华网发

  全景展示重庆小面文化名片

  重庆与小面结缘,已有400多年历史。早年间,小贩们以扁担挑起炭炉与佐料,沿街叫卖面条;后来,他们不再走街串巷,而是支起了一个个摊位,招揽食客们汇聚于此,小面这一市井美食也逐渐固化为重庆人雷打不动的“晨间仪式”。

  几百年来,重庆小面与这座城市相生相融,积蓄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小面里有重庆人的性格,麻得直率,辣得痛快,恰如山城人爬坡上坎的韧劲。”业内人士称,深厚的文化认同,使小面从饱腹之食升华为城市的味觉图腾,也成为外界感知山城的“味蕾入口”。

  为让“小面文化”走出巷陌,吸引更多人爱上重庆小面,近年来,重庆以“重庆小面”为核心元素,前后举办四届主题文化节。

  今年举行的第五届重庆小面文化节,将于10月至12月期间采用“1+1+5+5+N”模式全面开展。

  两个“1”,指的是1场开幕启动仪式和1场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大会。两个“5”,指的是5场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全国行活动和5个围绕重庆小面文化节开展的系列活动。“N”,即N家重庆小面企业围绕活动主题自行开展的各类推广活动。

  将于本月14日在大渡口区九宫庙步行街进行的开幕启动仪式是活动的重头戏之一,届时将打造一场集开幕大会、直播大会、选品大会、品牌推广大会于一体的产业盛会。系列活动同样精彩纷呈。“义渡金手指”展示交流活动将汇聚重庆各地名厨,展示重庆小面等美食技艺与饮食文化;重庆小面文化探究作家媒体行将组织文化纪实类作家、媒体深入大渡口区实地调研,挖掘重庆小面背后的故事。

  “我们不仅要让食客品尝到美食,更要让他们读懂其中蕴藏的文化内涵。”活动主办方表示。

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全国行活动首站在成都宽窄巷子开启。新华网发

  多元活动助推山城风味香飘四海

  10月24日,一场重庆小面“快闪”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举行。这是备受关注的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全国行活动首站。

  “花椒的麻、辣椒的香,正是重庆小面的灵魂!”成都市民李女士在试吃后连连称赞。当天十余家企业通过产品展示、现场烹制、美食品鉴等方式,向成都市民游客展示重庆小面的独特魅力,线上线下销售额突破500万元。

  活动第二站已于10月30日在哈尔滨启动,3天时间内,参展企业线上线下交易额突破百万元。其余三站活动将于12月底前陆续在南京、郑州、广州开展。

  相较于去年,今年的重庆小面文化节活动形式和内容更加丰富,特别策划了重庆小面进全国核心商圈、进热门景区、高校快闪等特色子活动,增加了线上电商直播、线下趣味挑战等环节,形式灵活多样,参与场景立体多元,旨在让重庆小面加速融入年轻消费圈层。

  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推广全国行的火爆人气,是近年来重庆小面加速走向全国餐桌的生动缩影。

  以大渡口区为例,当地多个重庆小面连锁品牌,在全国多个城市开设门店。其中,呼啦面馆历经2年时间培育,在全国已有超300家门店。

重庆小面预包装产品智能化生产车间。新华网发

  “舌尖经济”赋能城市绿色转型

  尽管重庆小面已构建起百亿级产业,但长期以来,业态高度依赖线下,品牌分散、标准不一。要想更好走向全国,亟需突破“味道难统一、品质不稳定”的瓶颈。

  转机出现在2021年。大渡口区率先规划建设重庆市小面产业园,联动一二三产业优势资源,着力打造“可以带走的重庆小面”。园区已引进井谷元、金牌干溜等80余家企业,并主导制定《重庆小面》《重庆小面生产技术规范》等团体与地方标准,对面条筋度、红油辣度、佐料配比等进行全程规范。

  制定标准不仅能保证重庆小面的纯正味道,更是保障食品安全和产品质量的前提。

  为助力打造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本届重庆小面文化节期间,大渡口区牵头开展了《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授权及应用》研讨会,重点解读《重庆小面预包装食品区域公用品牌管理办法》,有效增强重庆小面品牌市场竞争力,同时进一步规范重庆小面区域公用品牌授权、使用、管理等。

  标准化正释放出明显的效益。园区企业推出的预包装小面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部分产品复购率超过30%;“重庆小面重庆造”区域公共品牌统一标识,帮助消费者快速识别正宗产品。

  聚焦“推动重庆小面产业高质量发展”核心目标,本届重庆小面文化节还特别设置重庆小面产业发展大会。届时,行业协会专家、电商平台代表、金融机构代表、重庆小面全产业链企业代表等将齐聚一堂,就政策支撑、产业趋势、前沿技术、平台搭建、品牌出圈等,探讨麦制品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全域渠道融合、爆品打造、年轻消费群体触达、国际市场开拓等实战策略。

  “大渡口区将持续把以重庆小面为主的食品农产品加工产业作为全区主导特色产业之一进行重点培育,预计2025年全产业营业收入将突破100亿元。计划到2027年,全产业营业收入突破500亿元。”重庆小面产业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大渡口区,昔日“钢铁重镇”,今朝“公园绿城”。新华网发

  事实上,重庆小面产业在大渡口的崛起,也映射出一座传统工业城市的转型智慧。

  “过去大渡口以重钢闻名,如今我们‘别开生面’,借‘一碗面’推动工业区向绿色食品产业高地转型。”大渡口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小面虽小,却是‘舌尖经济’的典型样本——它印证了,只要根植文化、持续创新,市井烟火亦可成长为支柱产业。”

  11月14日,大渡口区九宫庙步行街,这场关于重庆小面的文化节等你赴约,感受重庆小面麻辣鲜香的舌尖诱惑与匠心传承的文化厚度,沉浸式体验线上互动的灵活畅联与线下活动的热闹鲜活,共同见证这场兼具烟火气与发展力的行业盛会!

【纠错】 【责任编辑:韩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