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企业有依靠市场添活力——重庆文化市场一线见闻-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1/11 16:30:30
来源:新华网

执法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企业有依靠市场添活力——重庆文化市场一线见闻

字体:

图为在重庆两江新区龙兴足球场举行的一场大型演唱会。新华网发(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新华网重庆11月11日电(韩梦霖)近年来,重庆营业性演艺市场持续回暖,一场场热力十足的演唱会、音乐会等演出活动,折射出“演艺经济”的活跃,也创造出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来自重庆文旅部门的数据显示,2024年以来,全市5000人以上大型营业性演出观演人数达293.15万人次,票房收入约23.8亿元,拉动消费约102.3亿元。

  营业性演出市场呈现出的强劲活力,背后也跟重庆在构建文化执法监管新机制过程中,推出的一项改革新举措有关。

  一封不远千里的感谢信:“演出热”背后的改革探索

  2024年7月,重庆市文化市场综合行政执法总队(以下简称“重庆文化执法总队”)收到了一封来自北京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寄来的感谢信。

  “通过实施演唱会预售制度,我们显著感受到了市场秩序的改善及商业环境的优化。”寥寥数语间,发自内心的感谢跃然纸上。

  重庆文化执法总队工作人员在调研中发现,营业性演出多部门审批且时间流程长,不确定因素多,如果等所有相关部门审批完成后,才允许经营单位售票,会导致营业性演出经营风险陡增,甚至出现亏损可能,不利于营业性演出市场的快速复苏。

  为此,2024年以来,重庆文化执法总队从优化营商环境角度出发,在充分评估企业经营、政策法规等风险的基础上,主动约谈主办方、票务方,采取告知承诺和两次开票的方式,允许演出经营企业在取得文化旅游部门批准文件后,提前预售数量不超过总数85%的50%的门票,待获得公安部门的批准文件后再销售其余门票。

  “2024年,我们共在重庆主办、执行了7场演唱会,最多单一场观众达到3.98万人次。在重庆推出预售制度后,比以往售票周期多出了2周—3周售卖周期。让我们可以提前通过市场表现决定是否增减演出场次,增强了运营的预见性和稳定性。”该文化传播公司副总经理马鸣彗表示。

  以该公司运营的某次重庆演唱会为例,原本只计划在重庆演出一场,得益于预售制度,让他们可以及时掌握首场预售后的订票情况。“我们当时果断决定再增加一场演出,结果第二场演出的门票也基本售罄。”马鸣彗介绍。

  重庆文化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保障消费者利益,预购演出票后,票款暂由第三方票务平台监管,不得提前将预付票款支付给演出举办方,如果演出无法正常举办,将按原路径退还购票者。

  “推出预售制,无疑是对演出行业的一剂强心剂。这一创新举措极大缩短了演出预热上架的时间,不仅更好地保护了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也为我们争取到更多宝贵的时间,把更多的资源投入到演出创意和质量提升上,提升演出整体水平和观众体验。”上海某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另一方面,针对演出市场侵权防控难题,重庆文化执法总队探索构建知识版权保护和文化市场监管相结合的机制,通过“平台协同、部门联动、提前介入、全程监管”的模式,规范演出市场秩序,提升版权保护执法监管效能。2025年以来,已累计拦截违规直播信号300余次,下架侵权片段超1000余条。在演出现场,强化联动巡查,对商铺、流动摊贩兜售盗版制品的行为实施综合整治,实现“线上防传播、线下打源头”闭环管控。

  重庆还首创演出版权“提前介入”机制。在演唱会立项后,第一时间组建指导小组,结合演出规模、场馆布局定制版权保护方案,涵盖风险排查、证据固定等内容,从“事后追责”转向“事前预防+事中管控”,实现侵权发生率同比降低60%。2025年以来,已为15场大型演唱会(单场观众超万人)提供前置指导,帮助企业规避侵权风险9起,降低企业维权成本。同时,开展演出票务专项整治行动,规范演出票务经营活动,协助相关部门打击演出票务“黄牛”,有力缓解了热门演出购票难题。

  据介绍,今年,“重庆构建文化执法监管新机制”的探索实践获重庆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司法局“德法相伴 文明相随”文明执法优秀案例表彰。

剧组在重庆两江影视动漫文创园取景拍摄。新华网发(两江新区融媒体中心供图)

  一场跨越千里的调解会:从被动执法到主动服务的温情转变

  重庆麦芽传媒有限公司是一家从本土成长起来的MCN和短剧制作机构。近年来,麦芽传媒发展势头较好,在国内各城市微短剧领域有较强影响力。

  重庆文化执法总队工作人员在日常走访时接到企业反映,由该企业原创的微短剧遭遇了严重盗版侵权。原来,一家总部位于杭州市的某网络平台企业,在未取得授权情况下将麦芽传媒自制的古装短剧在某短视频平台更名后直接播出,并收取用户费用,仅单部剧目播放量达5000多万次。发现被侵权后,麦芽传媒立刻通过政务投诉、发送函件等方式沟通维权,但多次沟通后仍无实质进展,企业深感维权困难。

  “由于对方是行业内的头部企业,我们跟对方在市场份额和影响力上不是一个量级,靠自身力量去维权,推动起来倍感吃力。”麦芽传媒副总裁何进说。

  收到企业反映后,执法总队立即开通网络侵权举报“绿色通道”,主动对接企业,提供“一对一定向辅导”,指导取证、整理证据目录清单。同时,执法人员还第一时间帮助企业联系杭州市文化市场行政执法部门,向其移送了相关的举报材料。

  不久后,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带队,会同麦芽传媒相关负责人前往杭州市,与当地执法部门和涉嫌侵权的企业进行现场调解。

  调解会上,对方企业一度以“更名后就不是一部剧”等理由辩解。眼看调解陷入僵局,参与调解的重庆文化执法总队执法人员立刻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引述有关证据链条,讲清事理、讲准法理、讲明道理,指出侵权方应知错就改。同时,执法人员也提出,由于两家企业都是各自领域的优秀代表,麦芽是头部内容制作机构,另一家作为头部平台也拥有海量的文本创作资源,大家应该静下心来真诚沟通、化解矛盾,并建议侵权方拿出诚意来和解,以开放资源的形式弥补受害企业的损失,双方以合作共赢的方式共同推动微短剧产业健康发展。

  最终,在执法总队随行人员耐心调解下,两家企业同意继续协商,争取通过合作的方式“化干戈为玉帛”。

  “执法总队在了解到相关情况后迅速介入,不仅主动指导我们取证,还帮我们进行对接和移送案件,相关维权工作立刻驶入了‘快车道’。更难能可贵的是,总队还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考虑,在调解中力促成双方以合作的方式化解矛盾,让我们深受感动。”何进表示。

  “执法的目的在于促进经营主体规范健康发展,维护良好的市场秩序。我们通过主动走访,了解企业的困难和需求,靠前服务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科学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让被动的监督执法转变为有温度的执法服务,助力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重庆文化执法总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纠错】 【责任编辑: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