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法庭+法治剧场 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1/05 15:43:16
来源:重庆理工大学

模拟法庭+法治剧场 赋能青少年法治教育

字体:

  11月3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普法活动在南川区青少年综合示范基地生动上演。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携手南川区人民法院、南川区青少年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共同策划举办“播星星‘知’火 育守法少年”普法宣传活动,以创新形式将法治精神种进中小学生的心田,精准落实国家法治宣传教育立法中对青少年法治教育的明确要求,有效打通普法传播的“最后一公里”。

  据悉,本次活动是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专章关于青少年法治教育规定的创新实践,也是院校地三方协同开展法治宣传的重要举措。学院充分发挥知识产权法学专业的教育优势,结合南川法院司法实践经验,将抽象的法律条文转化为具象的舞台演绎,让法治教育真正契合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与认知特点。

  “天平护未”模拟法庭现场。

  模拟法庭:零距离感受司法庄严

  以校园真实“小”案例阐释法治条例大道理,模拟法庭活动以一场“番茄霸凌鸡蛋”创意情景剧拉开序幕,通过生动巧妙地演绎校园欺凌案件,深刻揭示了校园霸凌的危害性。从书记员宣读纪律到审判长敲槌宣判,知识产权学院学生们严格按照法庭标准化程序进行模拟庭审,完整还原了庭审流程,沉浸式感受法律的庄严与秩序。

  “番茄霸凌鸡蛋”模拟法庭情景剧现场。

  “用这盏天平的温度,抚平你内心的创伤……”由南川法院干警原创的普法歌曲《天平护未》旋律激昂、歌词铿锵,唱响了新时代法律人守护公平正义、呵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坚定誓言,瞬间点燃了现场学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

  法治时光机:跨越千年感悟法治精髓

  “小”典故阐释法治“大”道理,凝聚起“法院+学校”的护“未”力量。在法治小剧场环节,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青年志愿者通过演绎三个经典历史故事层层递进阐释法治精神:商鞅“徙木立信”彰显法律诚信之本,刘邦“约法三章”体现法律简明之要,“马锡五”边区审判展现司法为民之情。

  法治时光机舞台剧展演现场。

  法治授课环节,重庆知识产权学院青年志愿者们结合法治小剧场剧情对相关法律知识进行讲解点拨,穿插互动提问,帮助同学们深刻理解诚信、简明、公正等法治核心价值的历史渊源与现实意义。南川区人民法院审管办副主任秦丹丹结合《法治时光机》小剧场的剧情内涵,为同学们现场解读了《法治宣传教育法》的相关精神和规定,实现了从感性认知到理性升华的普法效果。

  重庆知识产权学院志愿者授课。

  法院三级干警秦丹丹与学生互动提问。

  机制探索:构建普法育人长效平台

  “青少年法治教育是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程。”重庆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带队老师马晓蓉表示,“学院始终坚持专业实践与社会服务相结合。此次联合法院打造普法小剧场,正是我们对法治传播模式的一次积极探索。通过让学生既是‘普法学习者’又是‘法治传播者’,实现了知识汲取与精神传递的双向赋能。这种沉浸式体验,有效突破了传统说教模式的局限,让青少年在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中深刻理解法治内涵。”

  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进一步深化院校合作机制,共同构建“理论教学+司法实践+普法宣传”三位一体的常态化工作平台,持续为青少年法治教育注入专业力量。

  普法活动合影留念。

  今年适逢全民普法40周年,亦是“八五”普法规划收官之年。以此为契机,三方合作单位表示,将严格遵循《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持续深耕普法宣传工作,不断丰富形式、拓展渠道、精准对接需求,有计划、有步骤地推出更多“走新”更“入心”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下一步,三方将继续拓展“院校协同、家校联动”的普法路径,推出法治故事会、模拟法庭等系列青少年喜闻乐见的宣传形式,让法治之光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为法治社会建设培育源源不断的知法守法新力量。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