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重庆11月1日电(邵以南)2025长江三峡(巫山)越野赛(“三峡100”)鸣枪在即,各项准备工作已全部就绪。其中,无人机首次应用于赛事全程监管及服务保障,成为一大亮点。
11月1日下午,在比赛的起终点巫山红叶广场,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最后一次演练试飞。只见一架高空复合翼无人机缓缓升空,到达指定高度后继续飞行,每经过一个航点,便自动凝视巡检、回传时空数据。实时监控画面中,赛事线路沿途的景观和交通状况一览无余。
“这架无人机续航时间超过2小时,它将沿赛事线路1:1飞行,全程跟随选手提供不间断的空中监视及风险预警。”
巫山县投资发展集团向蓉介绍,与此同时,城区内还部署了4架多旋翼无人机,对赛事起终点区域进行低空实时监管。它们可在1分钟内响应并到达指定上空执行任务,通过“接力”的方式实现空中视角无间断。
作为国际越野跑协会(ITRA)和环勃朗峰越野跑(UTMB)双国际平台认证的品牌赛事,“三峡100”以线路漫长、险峻陡峭著称。以本次赛事60k专业组为例,比赛线路居巫山山脉之上,环长江巫峡两岸,涉及巫山县龙门街道、巫峡镇、建平乡、两坪乡4个乡镇街道,最高海拔1587米,线路合围区域面积63平方公里,竞赛里程达57公里,累计爬升近3400米,对参赛选手和赛事保障工作都是不小的挑战。
“在沿途补给、交通管控、医疗急救、山地救援等传统地面保障措施之外,无人机阵容的加入将明显提升赛事的立体化管理保障能力。”向蓉说。赛前,他们就利用无人机空中喊话、播报提醒信息,通知签到选手领取参赛物资、协助疏导交通;比赛中,低空监控平台还能实时显示所有在赛事上空飞行的无人机位置及其飞行轨迹,确保航路安全。
今年以来,巫山县建成并试运行了重庆市首个县域级低空政务服务平台。该平台整合飞行监视、空域管控以及设备本地化接入、配置、调度等全链条能力,实现“一飞多用”“多飞一用”“一数多用”,避免了区域内重复建设、协同能力不足、数据共享壁垒等问题。
截至目前,巫山县已通过该平台赋能城市治理、森林防火、水域巡查、灾害监测预警、应急指挥、物流运输等10余类政务及行业典型应用,覆盖场景上百个。
“低空+”场景持续涌现,是巫山县近年来大力培育低空经济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缩影。当地瞄准建设“长江三峡低空之城”这一核心目标,积极打造低空文旅消费目的地、低空政务及行业应用地、低空装备制造地、全域低空试验试飞场景地。随着本届“三峡100”的举办,“低空+赛事”将沿着漫山红叶勾勒出一条新的风景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