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重阳!银发生辉献余热-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正文
2025 10/30 09:13:26
来源:新华社

温暖重阳!银发生辉献余热

字体:

  新华社重庆10月29日电(记者谷训)在重庆铜梁区安居镇象山村的重阳节长桌宴上,65岁的王正芳照顾着身边高龄的邻居们,她是当地新启动的“铜怡家”银龄志愿服务项目的参与者。铜梁区动员低龄、健康老人组成夕阳结伴助老服务队,结对照料高龄老人,是重庆低龄老人释放“银发价值”的生动写照。

  重庆铜梁区安居镇象山村的重阳节长桌宴。新华社发

  如今,不少“活力老人”变身服务者,在社会上继续发光发热。南川区70岁的水稻种植技术专家霍中华从退休后就没闲着,他说:“半生积累的技术经验,我觉得不用可惜了,别人也在邀请我,我就义不容辞。”最近两年多,他返聘到南川区兴隆镇金花村股份经济联合社,做与农委衔接和技术帮扶的工作,帮助村集体流转的1200亩水稻、油菜扭亏为盈。“多介绍一个经验,村里就少走一截弯路,我也得到了自豪感、价值感。”霍中华说。

  近年来,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开展退休“双高”人才工作,霍中华是1352名重庆市退休“双高”人才之一。在2025年重庆市退休“双高”人才助力乡村振兴培训会上,市人力社保局发布了“双高”人才聘用岗位258个,并计划此后每年聘用退休“双高”人才600名以上。

  重庆多地推行的“时间银行”互助养老新模式,则以“奉献——积累——回报”机制,让低龄健康老人的劳动贡献获得直接的回报。在沙坪坝区,低龄健康老人为他人服务的时长可兑换同等养老服务;涪陵区打造“幸涪储蓄”数字化体系,服务时长可换物资或家政服务。

  重庆刘崇和爱心团队组织的老年人志愿服务活动。新华社发

  政策也在为“银发力量”铺路。重庆2024年出台《关于深入开展新时代“银龄行动”的实施方案》,提出银龄助力乡村振兴、银龄助力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银龄助力文化建设、银龄助力医养服务四个方面任务。值得一提的是,与以往的“银龄行动”相比,新时代“银龄行动”将把参与主体从老年知识分子拓展到全体老年人,提高老年人参与“银龄行动”的广泛性;行动内容从智力援助、技术帮扶为主,拓展到“银发巡逻”、儿童托管、互助养老、全民参保、扶残助残、探访关爱等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当前重庆市65岁以下低龄老年人规模约210万,70岁以下老年人口近400万,占比超过46.5%,老年人口结构相对低龄。西南大学国家治理学院副教授郝志超认为,数量较多且健康状况、受教育水平相对较好的低龄老年人,既可能为劳动力市场提供潜在资源,推动弹性退休制度发展,也能凭借充足财富储备和与时俱进的消费观念,为旅游、健康养生等产业带来消费新机遇。

  “夕阳无限好,人间重晚晴。”越来越多的老人用活力打破年龄偏见——当政策激活活力、社会驱散偏见,“夕阳”时光不仅能光耀自己,更能照亮他人。

【纠错】 【责任编辑:陶玉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