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星明:深耕教育二十九载的“实干家”-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9 12:53:12
来源:潼南区教委

龚星明:深耕教育二十九载的“实干家”

字体:

  2025年9月,潼南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龚星明获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个人”称号,成为全区基础教育领域的标杆。

  从教29年来,龚星明先后在四所小学担任书记、校长,始终秉持“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初心,扎根基础教育一线。他不仅是教学改革的探路者、学校管理的实干家,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引路人,以实实在在的作为诠释了一名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与热忱。

  潼南区实验小学书记、校长龚星明获重庆市“教育强市建设先进个人”称号。

  龚星明系统构建“礼文化”教育体系,将文明礼仪、国学经典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初心如磐,将“立德树人”融入日常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这不是一句口号,而是每一天的具体实践。”龚星明始终将这句话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实验小学,他系统构建“礼文化”教育体系,将文明礼仪、国学经典融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每周一的升旗仪式上,总能看到佩戴“礼仪小标兵”徽章的学生上台领奖;课间操后,校园里回响起朗朗的国学诵读声。这些看似平常的细节,都是他精心设计的育人载体。

  “龚校长常说,礼仪不是形式,是内心的修养。”德育办主任陈媛回忆道,“有一次,一个孩子在食堂主动礼让低年级同学,龚校长看到后,不仅在全校公开表扬,还写了一封‘点赞信’送到孩子班上。”这样的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坚持“以身立教”,每天清晨站在校门口迎接学生,俯身拾起一片纸屑,耐心倾听家长的心声……他用行动诠释着“崇德尚美、笃行致远”的教育追求。

  课堂革新,让孩子成为课堂主角

  “没有差生,只有差异。”这是龚星明推动教学改革时始终强调的理念。在推行“小组合作学习”初期,不少教师对课堂秩序心存顾虑。龚星明没有强行推进,而是带头上示范课。在五年级音乐课上,他设计“角色扮演+问题闯关”的教学环节,连平时沉默的孩子也踊跃举手发言。课后,他组织教师集体研讨,逐步构建起“分层教学+个性化辅导”的教学模式,让孩子成为课堂主角。

  在育才小学任职期间,龚星明校长推动开发“剪纸艺术+国学经典”校本课程,让孩子们在剪纸中感悟“仁义礼智信”的深刻内涵;在实验小学,他进一步构建“三特一高”办学体系,推动学校连续多年在全区教育质量评估中名列前茅。

  研路深耕,为区域教育贡献智慧

  龚星明不仅是一位管理者,更是一位研究者。他主持的市级课题《小学剪纸艺术教学实践研究》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三等奖,使剪纸艺术成为多所学校的特色课程。课题组成员陈有印说:“龚校长带着我们一遍遍修改教学设计,甚至亲自走访民间剪纸艺人,将传统技艺转化为适合孩子的教学内容。”

  他笔耕不辍,主导编写的《“剪出美丽”剪纸艺术校本读物》获区教学成果一等奖,《与礼同行》成为全区多所小学的德育读本。他还将实践经验凝练成多篇论文,在国家级期刊发表,真正实现了“教、研、写”一体推进,为区域教育发展贡献了智慧。

  甘为人梯,托举青年教师向阳成长

  “教育是接力跑,我要做的,是把接力棒稳稳交到下一代手中。”龚星明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构建的“青蓝工程”培养体系,以“结对指导+示范授课+赛课打磨”为机制,持续助力一批批青年教师实现专业成长。

  在育才小学任职期间,他带领朱玲菡、屈萍等教师团队精心打磨,打造出一节节优质课堂,成为区域教学典范。上和小学的蒋宏老师至今难忘参加区级赛课前,龚校长陪他磨课至深夜,连板书设计都一一指导。“他说的‘课堂是孩子的,不是老师的表演场’,我至今铭记。”实验小学的罗文秀老师在区级比赛中获一等奖后感慨:“龚校长总安慰我们‘成长比成绩重要’,却总是不遗余力地帮我们精心准备。”

  如今,作为潼南区名校长工作室主持人,龚星明正将培养范围从校内教师延伸至全区校园管理者,以一个人带动一群人,用一份情怀唤醒更多教育理想。

  荣誉深处,坚守是无声的勋章

  从“重庆市新时代好校长”到“教育强市建设先进个人”,他获得的荣誉已愈20项。然而,在他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的是一张2023年毕业班学生的合影。“那届孩子中,有一个父母在外打工的男孩,性格内向。龚校长每周找他谈一次心,毕业时孩子哭着说‘校长像爸爸’。”副书记蒋小容回忆道,“教育的力量,在他那里变得具体而温暖。”

  二十九载春秋,龚星明从青涩教师成长为区域教育的领军者,不变的是他对教育事业的敬畏与热爱。未来,他仍将带着这份朴实而坚定的信念,继续走在教学改革、师资培育的第一线,为重庆教育强市建设贡献智慧与力量——正如他常说的那样:“教育是种树,不是造盆景。我们要做的,是让每一棵树都能向着阳光,自由生长。”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