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病”理论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培训班举办,开创研讨实训新模式-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9 16:01:13
来源:重庆中医药学院附属江津医院

“郁病”理论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培训班举办,开创研讨实训新模式

字体:

  近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第九届慢病管理专委会学术年会暨湿浊痰饮类病理论研讨会在重庆江津区开幕。

  作为本次学术年会六大分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郁病’理论在中医慢病管理中的研究应用培训班”也同期举办。该论坛聚焦慢病患者心理健康问题,深入探讨“郁病”理论与中医慢病管理的融合路径,为推动形成“身心共治”的创新模式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据悉,郁病是由于情志不舒,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证。临床表现主要为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易怒喜哭等。

  培训班现场特邀广东省中医院、江苏省中医院、陆军军医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江津区中医院等单位专家,围绕“郁病”理论在慢病管理中的临床应用展开系统讲解。与会专家指出,“郁病”表现不仅限于传统认知的精神情志症状,更与现代医学中的心身疾病、慢性疲劳综合征及多种慢性疾病伴随的心理障碍高度相关。现场还围绕“CKD慢病管理策略”到“慢病管理从‘正心’开始”的身心同治理念,系统阐释了在慢性疾病管理中兼顾心理与生理健康的重要性。

  为巩固培训效果,本次培训班特别设置了结业考核环节。通过系统性的知识测试和案例分析,学员们进一步夯实了所学内容,为今后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身心共治”模式奠定了坚实基础。多位学员表示,这种“培训+考核”的方式确保了学习效果,使理论知识真正转化为临床能力。(陈佳波)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