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第六届学术年会暨第八届教育教学开放月活动举行。本届开放月以“数智赋能 素养提升”为主题,聚焦深度学习的课堂教学改革,通过课例展示、课题研讨、赛事竞技、文化展演等多种形式,全面呈现学校在素质教育与素质培养等方面的探索成果。

重庆二外副校长陈春芹主持活动开幕式。
本次开放月旨在构建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深度学习场域,让每一个二外学子在数智化的环境中,拓展认知边界,激发内在潜能,最终实现思维、品格与能力的全面提升。活动呈现了十大版块:“名校同课异构”展教学智慧、“课题开题与论文评选”见学术深度、“青年教师大赛”显育人活力、“外语特色与国际教育”呈开放胸怀,“德育品牌活动”践立德树人等。汇聚了北京、上海、浙江、四川及重庆本地的教育名家,传道解惑;组织近40位校内外优秀教师开展跨学科、跨学段深度学习课堂展示;开放家长课堂、社团风采、班主任文化节及外语文化周,构建“校—家—社”共育共生的教育新生态。

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传霞致辞。
重庆市第二外国语学校党委书记、校长陈传霞在致辞中介绍了此次开放月的核心要义并表示,教育之魂,在于知识传递,更在于思维启迪、心灵唤醒与素养积淀。当人工智能浪潮扑面而来,大家更要坚守“以生为本”的教育初心,善用技术但不依赖技术,拥抱智能更不忘育人本心,要致力培养具备家国情怀、国际理解、科学精神、创新思维的时代新人。

南岸区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黎玉斌讲话。
南岸区教育考试中心副主任黎玉斌肯定了重庆二外在区教育改革中发挥的引领辐射作用。南岸区始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工程,将课程改革作为提升质量的关键抓手。重庆二外此次搭建的高层次、宽视野的交流平台,汇聚了众多国内知名专家与一线名师,通过跨地域、跨学校的深度教研,必将进一步激发南岸区教师的专业自觉与发展动力,促进区域教研水平的整体提升。他希望大家以此次活动为支点,撬动更多学校投身课堂创新,共同营造开放共研、互学共进的区域教育新生态。

重庆市教育学会监事长粟梅讲话。
重庆市教育学会监事长粟梅围绕“数字赋能 素养提升”主题,提出三点主张与教育同仁共勉。她强调,一要依托数字技术构建素养导向的智慧课堂,通过技术激发学生潜能,深化教学改革;二要以开放交流激活教育创新,借助同课异构、跨区域研讨等多元活动,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三要坚守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家国情怀与文化自信融入教育全过程,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随后,宁波高新区教育教学研究室教育技术教研员,浙江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业指导委员会数字化教育专委,宁波市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教育专委会副主任黄吉雁作《AI工具箱-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备的极简教育技术》主题报告会。

黄吉雁作《AI工具箱-人工智能时代教师必备的极简教育技术》主题报告会。
报告中,黄吉雁紧扣人工智能教育前沿,以自身实践为例,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多款高效易用的AI应用如何赋能“备课、教学、评价、管理”等教育教学全场景。他重点演示了如“豆包AI”在辅助教学设计、生成个性化学习材料方面的强大能力,以及“Get笔记”等工具在知识梳理与高效学习中的实用技巧。他特别强调,面对海量工具,教师的核心能力在于“学会追问”,通过精准的提问与引导,才能让AI工具产出真正符合教学需求的高价值内容。
整场报告内容翔实,案例生动,极具前瞻性与实操性。黄吉雁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工具选择,更传递了“积极拥抱、主动探索”的数字化教育理念,鼓励全体教师在实际操作中学习AI,运用AI,从而提升教学效能,迈向人机协同的智慧教育新阶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