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高度近视者、中老年:眼底健康不可忽视-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8 15:04:06
来源: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

糖友、高度近视者、中老年:眼底健康不可忽视

字体:

  在关注全身健康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眼睛这一重要感官器官,尤其是眼球后部的“眼底”。重庆爱尔眼科医院(总院)眼底病科副主任犹爱林提醒,眼底健康不仅关乎视觉清晰度,更是全身健康状况的预警系统。对于特定高危人群而言,坚持眼底检查是守护光明的关键措施。

  眼底是眼球内后部的组织总称,包括视网膜、黄斑、视神经等关键结构。这些结构共同承担将光线转化为神经信号的任务,任何部位的病变都可能影响视觉质量,甚至导致失明。由于眼底深藏于眼球内部,常规眼部检查难以全面观察,必须借助专业设备。

  常见眼底病及其危害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网病):这是糖尿病患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长期高血糖会损害视网膜微血管,导致血管渗漏、闭塞,进而引发视网膜缺血、水肿、新生血管等问题,严重时可导致视力丧失。确诊糖尿病后,应立即进行眼底检查,并坚持每年至少复查一次。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老黄变):随着年龄增长,黄斑区可能发生萎缩或异常血管生长、出血水肿,导致视物变形、中心视野暗点。50岁以上中老年人是高发群体。

  视网膜静脉阻塞(眼中风):类似于脑中风,这是视网膜血管的栓塞性疾病,可导致视网膜广泛出血、水肿,引发视力突然下降,后续可能继发黄斑水肿、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等严重问题。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是主要危险因素。

  高度近视性视网膜病变: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视者,眼球轴长过长,视网膜变薄,易出现裂孔、变性区,进而发展为视网膜脱离,需紧急手术。

  视网膜脱离:指神经视网膜与下方的色素上皮层分离,感光细胞失去营养支持。患者常先有飞蚊症增多、闪光感等前兆,随后出现视野缺损,并迅速扩大。若不及时复位,将导致永久性视力损伤。

  高危人群:您的眼睛需要“年检”守护

  基于上述疾病特点,犹爱林指出以下几类人群应被列为眼底病高危人群,必须将年度眼底检查纳入健康管理“必修课”:

  糖尿病患者:无论病程长短、血糖控制好坏,均需定期检查。

  高度近视者(≥600度):视网膜脆弱,需定期监测。

  高血压、高血脂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血管健康与眼底血管状况密切相关。

  50岁以上中老年人:年龄是黄斑变性、白内障等眼病的主要风险因素。

  有眼底病家族史者:部分眼底病有遗传倾向。

  长期吸烟者:吸烟是黄斑变性的明确危险因素。

  科学防治:守住光明的防线

  控制原发病: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血脂;高血压患者需稳定血压。这是防治相关眼底病变的基础。

  养成良好用眼习惯: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遵循“20-20-20”法则。高度近视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和眼部撞击。

  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叶黄素、维生素C/E的食物;戒烟限酒;适度锻炼。

  警惕危险信号:一旦出现无痛性视力骤降、视物变形、眼前有固定黑影遮挡等症状,必须立即就医。

  信任专业,定期检查:切勿轻信不科学的宣传或拖延就医。高危人群应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医生可能会根据具体情况建议复查周期。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