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懂宝宝哭闹“密码” 做贴心父母-新华网
新华网 > 重庆 > 信息 > 正文
2025 10/27 16:41:10
来源: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

听懂宝宝哭闹“密码” 做贴心父母

字体:

  对于年幼、无法用语言表达感受的婴儿而言,哭声就是他们与父母交流的“语言”,通过不同的哭声来传达饥饿、口渴、不适等信息。

  生理需求引发的哭声

  重庆安琪儿妇产医院医生介绍,婴儿不会说话,当饿了、渴了或者尿了时,只能用哭声呼唤父母。比如,肚子饿时,哭声往往比较有节奏且急切;尿湿了不舒服,哭声可能断断续续。父母听到哭声后,要第一时间检查孩子的情况,按需满足他们,孩子便会停止哭泣。孩子不会无缘无故哭闹,所以父母听到哭声,最好立刻放下手头工作,走到孩子身边给予帮助。

  心理需求导致的哭声

  从温暖的子宫来到陌生世界,婴儿的安全感十分脆弱。父母不在身边,或者听到较大的声响,他们就会因不安而哭泣。这种心理需求的哭声,是在提醒父母陪伴。只要父母走近,让孩子感受到气息,他们通常会停止哭泣,或者只是轻轻哭两声。

  生病身体不适的哭声

  如果孩子日夜不安地哭闹,排除饥饿和尿湿的原因,且声音尖锐,两眼失神或紧闭,伴有手脚乱踢、焦躁不安等情况,很可能是生病了。父母可以先摸摸孩子额头看是否发烧,检查皮肤有无破损发红,查看口腔是否有疾病。细心检查后若发现问题,要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找到病因并治疗。

  解决宝宝哭闹有讲究

  若是简单的生理问题,父母应马上到孩子身边,抱起孩子检查尿布等情况。解决问题的速度和方式会影响孩子日后性格发育。及时、有效且温暖地帮助孩子,会让他们性格趋向阳光、健康、乐观;若推迟解决或动作粗野、指责孩子,可能导致孩子日后性格焦躁、没耐心,不利于健康成长。父母要用心听懂宝宝的哭闹“密码”,给予他们恰当的回应。

【纠错】 【责任编辑:李华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