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科联盟”正式成立,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成功入选联盟首批85家创始成员单位之一。

重庆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诊疗(促进)中心外景图。
据悉,该联盟旨在构建全国性协作平台,整合优质资源,形成覆盖预防、诊疗、康复、促进为一体的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服务体系。联盟主要工作包括整合医疗资源、提升临床服务能力、开展专科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并推动家校社医协同机制建设。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儿童青少年科近年来以“新兴培育学科”和“临床重点专科”为双轮驱动,持续加大投入,不断夯实专业基础、拓展服务内涵。科室坚持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理念,构建起覆盖“全周期、多维度”的整合式服务体系,具体涵盖临床诊疗、心理干预、健康促进三大板块。
近年来,科室组建了一支涵盖精神病学、儿科学、心理学及康复医学的复合型团队,现有博士(含在读)3名、硕士7名,硕士生导师2名。团队核心成员蒋国庆主任医师担任中国医师协会精神科医师分会常委等学术职务,整体实力区域领先。诊疗范围全面涵盖神经发育障碍(如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自闭症谱系障碍、抽动障碍等)、儿童青少年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厌学拒学、自伤行为等)以及重性精神障碍。科室积极引进重复经颅磁刺激、虚拟现实治疗、海豚仿生数字化治疗等先进物理治疗技术,形成“药物—心理—物理—康复”四位一体的整合干预模式。
除常规心理咨询外,科室深入开展沙盘游戏、绘画治疗、心理剧、团体辅导、家庭治疗等特色项目,注重家庭系统参与,推出父母培训课程,增强家庭照护能力,为孩子构建稳固的心理支持网络。
在健康促进方面,科室不断延伸服务触角,主动走进幼儿园、中小学,常态化开展心理健康科普讲座、心理评估与教师培训,推动心理健康服务阵地前移。近五年来,科室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项,发表SCI及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每年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不少于3项,彰显了临床与科研并重的发展路径。
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中心儿童青少年科将充分借助联盟平台,深化协作,持续强化临床、科研、教学与公共卫生服务能力,为西部地区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保驾护航,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专业力量。(李道国 赵文婕)

